西

怀

西
怀
写景抒情
地点怀旧
秋夜独思

译文

白话译文:西边的馆舍在凄清的风露中显得格外静谧,我悄然怀旧,不禁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白话译文:海上的云气渐渐消散,金色的月光下的海面显得有些冷清。在这深夜时分,我独自一人靠着栏杆,望着这宁静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西馆的寂静与凄清,诗人独自一人,心怀旧事,不禁发出深深的叹息。海上的云雾消散,月光显得寒冷而明亮,半夜间无人陪伴,他倚靠栏杆,思绪万千。诗人通过寥落的景色和孤独的氛围,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当下的孤寂之感。寇准的这首《海康西馆有怀》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沉而内敛的情感画面,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离愁别绪与个人感慨。

寇准

299首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