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
安
道
妾
本
长
安
儿
,
生
长
长
安
道
。
生
不
识
长
安
,
梦
是
长
安
路
。
地点
思乡
闺怨
情感
长安
城市
译文
我本是长安城的人,从小就生活在长安的大道上。
虽然一生从未真正见过长安,但我梦中都是长安的路。
赏析
这首诗《长安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绘了一位长安女子对长安城的深切思念与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生不识”与“梦是”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主人公虽未亲历长安,却在梦中无数次踏上那条通往长安的道路,展现了她内心深处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知世界的渴望。首句“妾本长安儿,生长长安道”,点明了诗人的身份背景,她自幼便生于长安,长安对她而言,不仅是地理上的家乡,更是心灵的归宿。接着,“生不识长安,梦是长安路”两句,通过“生不识”与“梦是”的对比,揭示了诗人虽然未曾真正踏足长安,但她的梦境却无数次引领她穿越长安的街道,体验那里的繁华与美好。这种强烈的反差,不仅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长安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自由与梦想的追求。在明末清初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作品更显得弥足珍贵,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时代变迁中人们对于理想家园的向往与追寻。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使东川·梁州梦
唐·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