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
写景抒情
咏物思乡
冬日写景
情感惆怅
节令
雪天

译文

第一句“铁笛吹来竹外烟,梅花消息素怀牵。”可以翻译为:铁制的笛子发出悠扬的曲调,竹林外升起了袅袅的烟雾,梅花传来的消息在我心中引起牵挂。
第二句“瑶台芳讯来何暮,惆怅溪桥欲雪天。”可以翻译为:期盼的瑶台芳讯为何如此迟来,让人惆怅的是,此刻正值小溪上的石桥将要被大雪覆盖。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里竹林与梅花相映成趣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首句“铁笛吹来竹外烟”,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仿佛能听到诗人手持铁笛,在竹林之外吹奏出悠扬的乐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这里的“烟”字不仅指自然界的雾气,也暗喻了诗人情感的朦胧与深远。次句“梅花消息素怀牵”,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绪被远处的梅花所牵引,梅花在冬季开放,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纯洁情感的向往。后两句“瑶台芳讯来何暮,惆怅溪桥欲雪天”,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瑶台,常用来比喻仙境或高雅之地,这里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然而,“芳讯来何暮”中的“暮”字,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等待美好事物到来的漫长与不易。最后一句“惆怅溪桥欲雪天”,通过描绘即将下雪的寒冷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无奈,同时也预示了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丘逢甲

1810首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