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怀
维
卿
师
桂
林
七
首
(
其
三
)
未
能
独
乐
赋
园
居
,
归
洛
温
公
讲
学
初
。
八
阵
钤
韬
开
虎
豹
,
百
家
笺
注
谢
虫
鱼
。
陈
经
共
下
宣
尼
拜
,
明
箕
旁
求
冉
子
书
。
应
念
凤
凰
山
下
客
,
天
涯
寻
约
待
脂
车
。
写景抒情
读书
友情
怀友
期待
译文
我不能独自享受园林居住的乐趣,回到洛阳听温公讲解学问。
运用八阵图和韬略来驱赶如虎豹般的敌人,阅读各家著作的注解,对虫鱼进行研究。
与陈经一同向宣尼(孔子)行礼拜师,明辨是非,寻求冉子(孔子弟子)的学问。
应该想到在凤凰山下的客人,他们在天涯海角寻找机会,等待时机到来,准备启程。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寄给维卿师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桂林的怀念和对学术交流的向往。首句“未能独乐赋园居”表明诗人未能独自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暗示了对师友情谊的珍视。次句“归洛温公讲学初”提到温公(温庭筠)在洛阳讲学的情景,暗寓自己对学术研究的追求。第三句“八阵钤韬开虎豹”,运用典故,可能指温公的学问广博,如同八阵图般深奥,能启发人心智,激发才情。“百家笺注谢虫鱼”则赞美温公的学术成就,如同百家争鸣,超越世俗琐事。“陈经共下宣尼拜”表达对儒家经典的尊崇,与孔子(宣尼)的精神相契合,师徒一同研习经典。“明箕旁求冉子书”进一步强调对学问的深入探究,如明察秋毫,寻求冉求(孔子弟子)般的智慧。最后两句“应念凤凰山下客,天涯寻约待脂车”以凤凰山的意象寄托对桂林的思念,表示自己虽身处远方,但仍期待着与维卿师相聚,共享学术之乐,表达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和对知识探索的热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富有哲理,体现了丘逢甲对学术和友情的深厚感情。
丘逢甲
1810首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