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山
感
春
诗
,
次
己
亥
感
秋
韵
(
其
六
)
神
丹
浪
说
解
还
童
,
哀
感
中
年
遇
谢
公
。
难
遣
故
宫
禾
黍
恨
,
春
灯
和
泪
写
王
风
。
怀古
春日
情感
忧民
赞美
写山
写灯
思乡
和泪写
译文
传说中的神丹妙药说能让人返老还童,但这不过是空谈。可悲的是,到了中年时期我遇到了谢公(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或友人)。
难以排遣的是对故宫中庄稼与杂草的悲愤之情,我在春日的灯光下,含着泪水写下《王风》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的《东山感春诗》,次己亥感秋韵(其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故国衰败的深深忧虑。"神丹浪说解还童",意指追求长生不老的仙丹只是空谈,无法找回逝去的青春;"哀感中年遇谢公",借用了东晋名臣谢安的典故,感叹自己在中年时遭遇国事衰微,如同谢公面对乱世。"故宫禾黍恨"暗指对昔日宫殿荒凉、物是人非的哀愁;"春灯和泪写王风"则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对春灯,泪水涟涟,借以抒发心中忧国之情,犹如王粲在战乱中写下悲歌。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丘逢甲作为爱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丘逢甲
1810首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永叔方舟豪饮即事十首时行次齐鲁卫间(其七)
明·胡应麟
携来双彩华,寒夜互生花。雪拥山阴棹,星偕博望槎。雁声流古塞,萤火乱平沙。几忆春明外,长灯对棣华。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崇邱倚杵玉绳低,开锦风前百鸟啼。山体静存云幻动,马头东向雾迷西。溶溶澹带晨蟾影,??幽寻野鹿蹊。讵为盘游恣从兽,诘戎深意此中稽。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