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怀古
抒情
写景
友情
秋景
金城杨柳
季节更替
诔辞哀挽
冬雪
老友往事

译文

第一行“文字因缘旧梦通,云泥十载判西东。”可以翻译为:因为文字的缘分,旧时的梦想得以相通,而我和故友却像天上的云和地下的泥一样,分别在东西两地度过了十年。
第二行“空山拾橡惭工部,故国栽棠托召公。”可以解释为:在空旷的山中拾起橡果,我深感有杜甫的勤劳和艰难,因为旧时的祖国现在有人像召公那样移植栽培棠树。
第三行“绛帐雪寒谈往事,苍梧云泣诔孤忠。”可以理解为:在深红的帷帐下,寒冷的雪夜中谈论过去的事情,仿佛看到苍梧山上的云朵也在哭泣,为那些忠诚而孤寂的人写下了诔文。
第四行“谁知重话婆娑感,杨柳金城正晓风。”则是说:有谁知道再次讲述这些故事时的感受呢?那正是杨柳绿了的金城,早晨的风儿正吹过。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所作的《感旧抚今,叠韵再呈絜斋世丈(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以深厚的友情和历史典故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文字因缘旧梦通”,通过文字的纽带,唤起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仿佛旧梦犹在。接下来,“云泥十载判西东”描绘了十年间的巨大变迁,如同云泥之别,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和人生的沧桑。“空山拾橡惭工部”借用杜甫拾橡树的典故,表达自己在空寂山中感到愧对前辈的才情。“故国栽棠托召公”则借召公的典故,寄托对国家和故土的怀念,以及对公正贤能者的敬仰。“绛帐雪寒谈往事”描绘了与朋友在寒冷的冬夜中回忆过去,而“苍梧云泣诔孤忠”则寓言了对忠诚者的哀悼,如苍梧之云为之哭泣。最后,“谁知重话婆娑感,杨柳金城正晓风”以景结情,杨柳依依的金城晓风,衬托出诗人与友人重聚时的深深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丘逢甲

1810首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七夕同丁计部蔡刑部欧博士集沈刑部宅观沈石田山水得秋字
明·黎民表
长安木叶下新秋,坐对双星缓客愁。明月渐收藏扇箧,凉风偏在曝衣楼。休文词赋缘多病,宗炳琴尊托卧游。谁道七襄难报赠,才人先有夜光投。
与张道士同访李隐君不遇
唐·许浑
千岩万壑独携琴,知在陵阳不可寻。去辙已平秋草遍,空斋长掩暮云深。霜寒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唯有西邻张仲蔚,坐来同怆别离心。
为陈叔原题渔樵图
元末明初·蓝智
武夷老人年七十,昼业渔樵妻夜织。有儿长大不读书,采山钓濑供衣食。此翁自是神仙徒,床头酒香不用沽。生逢太平少征敛,虽有生产无官租。昨朝自携书一束,过我衡门看秋菊。新图苍莽烟.....
重经汉南
唐·许彬
分散多如此,人情岂自由。重来看月夕,不似去年秋。息虑虽孤寝,论空未识愁。须同醉乡者,万事付江流。
柯山红树行
清·李慈铭
故人家在柯山曲,门外溪流转寒绿。板桥一抹长林西,尽日烟霞看不足。山深几日生秋风,树色尽作胭脂红。斜阳隔山渲金碧,画屏惨淡开天工。平昔看山爱秋晏,写入吴纨白团扇。画中佳赏谁.....
和谢一源上人
元末明初·朱希晦
道人来蜃江,移席秋夜深。天高明月出,清辉浴波心。道人来雁荡,悬锡青松岑。瀑布落晴雪,烟霏生夕阴。谢公去已远,遗迹谁能寻。讵那宴坐处,千古开禅林。莲宫耸突兀,布地皆黄金。何.....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八)宝峰亭
宋·苏辙
昔过益昌城,莫登君子堂。驾言念长道,未暇升崇冈。今闻宝峰上,缥缈陵朝阳。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微云霭双剑,落日明故乡。奔驰迹未安,山薮意自长。漂摇万里外,手把新诗章。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