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
午
元
日
(
其
二
)
屋
角
红
梅
雪
里
香
,
索
人
管
领
意
深
长
。
老
松
秀
出
千
林
表
,
甲
裂
皮
皱
色
转
苍
。
写景
冬季
咏物
梅花
写物
老松
赞颂
佳节
元日
译文
译文:在屋子的角落里,红梅在雪中散发着香气,似乎在寻找一个能理解它、珍视它的人,这种意愿十分深厚长久。
译文:老松树在众多的树木中展现出它的秀丽,它的甲壳开裂,皮肤皱纹密布,颜色逐渐变得更为苍劲有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梅花在雪中绽放的美丽景象,以及老松树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岁月的痕迹。首句“屋角红梅雪里香”,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的画面:红梅在白雪覆盖的屋角悄然绽放,散发出阵阵香气。这不仅展现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也暗示了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存在。次句“索人管领意深长”,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景的深深感慨与欣赏。这里的“索”字,既可理解为寻找、寻求,也可理解为邀请、引诱,意味着诗人主动去发现、感受这份美,并愿意深入其中,体会其深远的意义。第三句“老松秀出千林表”,将视线转向远处,描绘了一棵老松树在众多树木中脱颖而出的景象。这棵老松树以其独特的姿态和生命力,成为周围环境中的亮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永恒。最后一句“甲裂皮皱色转苍”,进一步描述了老松树的外貌特征。随着岁月的流逝,松树的树皮裂开,表面变得皱巴巴的,但其颜色却变得更加深沉苍老。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也寓意着经历风雨后的成熟与稳重。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与老松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不同形态与特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徐瑞
362首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猜您喜欢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十四夜蔡世卿吴曰南枉集得梅字
明·杨瑞云
湖色宵从别署开,翩翩公子为春来。冰花溪上流寒月,风笛城头散落梅。万里烟云怜主客,中天灯火出楼台。关门总为游人待,行乐何妨五夜杯。
扫花游·元夕同秋岳作于无外邸中用周美成韵
明末清初·龚鼎孳
绛霞万叠,照曲巷斜栏,黛峰横楚。远香几缕。衬金虫紫凤,雅歌妙舞。一带银纱,若雾琼梅散雨。踏花去。问取玉人,春色来处。人醉花不许。又走马星桥,翠钿争路。画堂列俎。趁芳宵好客.....
奉荅木斋病起见怀二十韵
明·冯兰
海气明曙霞,湖光渺秋昊。十月木未霜,枫林景逾好。疏疏篱下花,寂寂涧边草。閒居田事休,委巷人迹少。东瞻牛屯峰,秀矗云之表。种梅已成蹊,中搆一亭小。谢公有好怀,藉此以终老。佳.....
题梅轩
明·徐贯
绕屋寒芳绝点尘,笑看残雪挽回春。任渠时态姿容好,可似平生节操真。梦入罗浮香更远,诗成东阁兴偏新。吴公山下清如许,不减西湖放鹤人。
玲珑四犯·咏墨纱灯
清·李符
谁擘珊瑚,嵌几幅蝉纱,向玳梁挂。淡墨轻匀,笼住烛花红射。黯黯片镜无光,偏照出、粉妆姚冶。似朦胧、蟾彩凝烟,真有药娥飞下。更看面面花枝好,讶双蕖、乱开春夜。依稀四角悬针字,.....
清平乐·寿彬斋四月二十八日
元·陈栎
清和天气。三荚萱犹翠。恰喜先生初度至。近迓薰弦佳致。几年人物彬彬。文华质实惟均。寿宿临之在上,龙溪文脉常新。
汤涧松诞日(其一)
明·区越
清歌振响舞胜衣,八十年过又八时。竹径幽禽迎贺客,莎阶贤辈立琼枝。商今榷古通时论,叠韵翻声近体诗。同向闲庭看佳菊,悠然相与傲东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