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绿
写景
山水
怀古
地点
情感
赞颂
季节
写秋
山水名胜
秋天
赠题

译文

古寺被群山环绕,四周都是绿色的植被,其中有一座高耸的楼阁矗立在那里。
炉火中飘出香气,仿佛在抽吸着露水的精华,而石泉旁的茶水则像云海波涛一般。
两位风度翩翩的老者回到了灵鹫山,他们的笔墨传承了千年的楚骚文化。
我用笨拙的语言留下了题目,在布满蜘蛛网的墙壁上,暗自思量,觉得自己远远不及古时的刘曹等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山寺景象。"山围古寺绿周遭"展现了寺庙被青山环绕,绿意盎然的环境。"一阁轩腾面势高"则突出了寺内阁楼的雄伟高耸,仿佛凌驾于山色之上。接下来的"炉篆得芗抽露穟,石泉借茗作云涛"通过描绘香烟袅袅上升和泉水烹茶如云涛翻滚,渲染出禅意与文人雅趣的氛围。诗人提及"风流二老归灵鹫",可能是指两位德高望重的僧侣,他们回归宁静的修行生活,如同灵鹫峰上的隐者。"笔墨千年续楚骚"则表达了寺中可能有悠久的文化传承,继续着古代楚辞的文脉。最后,诗人以"拙语留题罥蛛壁,暗中摸索愧刘曹"收尾,自谦地表示自己题写的文字虽不精妙,但仍珍视这番体验,对前人的文学成就心怀敬意。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井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古寺文化的欣赏和对自己文学追求的谦逊。

郑清之

351首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您喜欢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