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
暮
夜
气
忽
昏
潢
,
江
洲
入
混
茫
。
远
镫
归
岸
渡
,
明
月
照
渔
庄
。
沙
鹭
栖
烟
定
,
僧
钟
过
水
凉
。
苍
然
人
独
立
,
诗
思
满
林
塘
。
写景
山水
秋景
明月
动物
沙鹭
抒情
江洲
译文
1、夜色突然昏暗下来,江上的小洲变得难以辨认,进入了一片混沌迷茫的景象中。
2、远处的船只灯笼开始归岸渡过江面,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渔民的村庄。
3、沙洲上的白鹭已经栖息在烟雾之中,僧人的钟声在水中回荡,带来一丝凉意。
4、我独自伫立在苍茫的大地上,诗的灵感充满了整个林塘。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郭仪霄的《薄暮》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首句“夜气忽昏潢”写出了夜晚的氛围,暗淡而迷蒙,如同一片浑浊的水面。接着,“江洲入混茫”进一步渲染了江边大地与天际相接的广阔和迷茫。“远镫归岸渡”描绘了远处渡口的灯火,暗示着有人归家,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明亮的月光“照渔庄”,照亮了渔村,使得这个夜晚并非全然阴暗,而是有了温暖的亮色。“沙鹭栖烟定”描绘了沙滩上的白鹭安静地栖息在朦胧的烟雾中,增添了宁静的自然之美。而“僧钟过水凉”则通过僧侣寺庙的钟声,传递出一种清凉和超脱的禅意,让读者感受到夜晚的静谧和深沉。最后两句“苍然人独立,诗思满林塘”以个人形象收束全诗,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林塘之间,被这宁静的夜晚激发了丰富的诗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清夜的静美,以及诗人内心的诗意情怀。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子初全溪作
唐·李商隐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馀醅。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
雪中登楼望湖上诸作(其七)
明·刘泰
白战诗成砚己冰,案头饥鼠乱窥灯。支离瘦影跏趺坐,好是人间戴发僧。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