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西
郭
向
晚
思
觞
酌
,
西
郭
玩
芳
菲
。
风
花
半
未
落
,
林
莺
犹
自
飞
。
残
景
初
移
席
,
凉
气
稍
侵
衣
。
褰
裳
及
将
晏
,
无
使
露
中
归
。
写景
地点
西郭
季节
秋天
按照功能分:
按照主题分:
秋日西郭游赏
自然风光赞美
思乡之情表达
译文
傍晚时分,我思考着饮酒赏景,来到西郊欣赏芬芳的花朵。
风吹过,花瓣半落未落,林中的黄莺还在自由自在地飞翔。
景色逐渐变暗,我初次移动了坐席,微凉的空气逐渐渗透了我的衣衫。
当我卷起衣裳时,天色已晚,不要让我在露水中归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西郊游玩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的闲适情趣。首句“向晚思觞酌”,写出了诗人傍晚时分的饮酒欲望,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番雅致的宴饮活动。接着,“西郭玩芳菲”一句,点明了游玩的地点——西郊,以及游玩的对象——花草,营造出一种赏心悦目的氛围。“风花半未落,林莺犹自飞”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春风轻拂,花朵尚未完全凋谢,林间的黄莺还在自由飞翔,一派和谐宁静的春日风光。“残景初移席,凉气稍侵衣”则描绘了宴饮开始的场景。随着夕阳西下,宴席逐渐摆开,凉爽的空气开始让人感到一丝凉意,预示着夜晚的来临。最后,“褰裳及将晏,无使露中归”表达了诗人对游玩时间的珍惜,提醒自己不要等到夜深露重才返回,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热爱,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薛蕙
667首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