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
写景
抒情
怀古
白发
青春

赏析

这首《早春》由明代诗人薛蕙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更迭的深刻感悟。首句“白发常多感”,以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沧桑,流露出诗人面对时间无情流逝时的感慨与无奈。白发不仅是年华老去的标志,更是对过往经历的沉淀与回忆,蕴含着对人生百态的深深思考。次句“青春亦不平”,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生命的不完美与挫折。青春虽美好,但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夹杂着成长的痛苦与挑战,暗示了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接下来,“落梅饶惨澹”一句,通过描绘凋零的梅花,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愁的氛围。梅花的凋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同时也预示着新生的希望,体现了自然界中生死交替的哲学思考。最后一句“新柳太鲜明”,以生机勃勃的新柳作为对比,强调了生命力的顽强与复苏。新柳的翠绿与活力,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也寓意着在经历了寒冬之后,生命总能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始。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既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又寄托了对未来希望与重生的期待。薛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薛蕙

667首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