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
居
作
拙
薄
效
从
宦
,
孱
羸
希
代
耕
。
终
然
尘
省
署
,
且
复
返
柴
荆
。
出
处
讵
从
道
,
浮
湛
聊
任
情
。
病
多
甘
废
弃
,
技
短
息
逢
迎
。
越
海
慕
康
乐
,
游
山
怀
尚
平
。
何
时
果
林
壑
,
偃
仰
遂
吾
生
。
田园抒情
自我写照
感慨人生
隐居山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拙薄效从宦”,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不足却不得不从事官场生涯的无奈与自嘲。接着,“孱羸希代耕”进一步说明了他身体状况不佳,难以在繁忙的政务中胜任,更倾向于回归田园生活。“终然尘省署,且复返柴荆”两句,点明了诗人最终选择离开官场,回到乡间,过上简单宁静的生活。接下来,“出处讵从道,浮湛聊任情”表明了诗人对于出仕和归隐的选择,并非出于对某种道德原则的遵循,而是随性而为,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病多甘废弃,技短息逢迎”则反映了诗人因身体原因和能力有限,宁愿被忽视或废弃,也不愿为了迎合他人而违背本心。最后,“越海慕康乐,游山怀尚平”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如谢灵运(康乐)和郑板桥(尚平)的向往,希望能在山水之间找到心灵的慰藉。“何时果林壑,偃仰遂吾生”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期待有一天能真正融入自然,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疏离感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薛蕙
667首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