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王
先
生
太
一
真
人
隐
翠
霞
,
早
年
曾
降
蔡
经
家
。
羽
衣
使
者
峭
于
鹤
,
鸟
爪
侍
娘
飘
若
花
。
九
鼎
栏
干
归
马
齿
,
三
山
窕
窈
步
云
涯
。
时
因
弟
子
偷
灵
药
,
散
落
人
间
驻
物
华
。
怀古
赞美
写景
传赞
离别
送别
意图形绘景
其中: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道家真人的仙境生活和神通能力,同时也触及了弟子偷取灵药的典故。首句“太一真人隐翠霞”即设置了超凡脱俗的氛围,翠霞象征着仙界的迷雾,真人以此作为隐藏之所。接下来的“早年曾降蔡经家”则是说这位真人曾在人类世界中现身,显露出其神通广大。第三、四句“羽衣使者峭于鹤,鸟爪侍娘飘若花。”塑造了一幅仙界使者的图景,其中羽衣象征着仙风,峭于鹤则是使者出行的迅疾无比,而鸟爪侍娘飘若花,则是在描述仙界侍女随风飘逸,如同花瓣般轻盈。五六句“九鼎栏干归马齿,三山窕窈步云涯。”中的九鼎象征着最高的权力与尊贵,而栏干归马齿则是说仙人回归本源之地;三山窕窈则是在描绘仙境的深邃和神秘,步云涯则表明仙人的行动如同行走在云端。最后两句“时因弟子偷灵药,散落人间驻物华。”是对道教典故的引用,即东汉时期张陵(张天师)弟子为求长生不老而盗取灵丹,结果导致灵丹散落凡尘,影响了世间万物。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生活和神通能力的描绘,以及对道教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赵嘏
265首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