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葛
谣
辰
阳
道
中
作
采
葛
荒
山
中
,
泥
深
葛
根
短
。
茅
茨
四
子
母
,
我
腹
讵
得
满
。
罢
丞
摄
令
印
,
窥
我
肉
可
脔
。
似
闻
府
公
慈
,
欲
诉
宁
尽
款
。
采
葛
采
葛
春
不
雨
,
去
年
不
雨
食
葛
苦
。
食
葛
苦
,
命
敢
辞
,
只
怕
丞
来
葛
了
时
。
写景
民谣
情感
写物
春
田场景
译文
在荒芜的山中采葛,泥土深而葛根短小。
茅屋里有四个孩子,我的生活怎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呢?
(由于我罢免了丞的职位,改任摄令的印绶)导致有人窥视我的肉可以分来食用。
似乎听说府里的长官很仁慈,但想诉说苦衷却难以尽述。
采葛草啊采葛草,春天却不下雨,去年干旱使得葛草苦涩难食。
虽然知道生活艰辛、命运多舛,但我更担心的是等葛草被采完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辰阳道中行走的旅人,以“采葛”为题,寓言人生的艰辛与无奈。诗中的“采葛”象征着生活的劳苦与挣扎,而“葛根短”则暗示了资源的匮乏和生存的艰难。首句“采葛荒山中,泥深葛根短”,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恶劣,旅人在荒山中艰难地寻找食物,却因泥土深厚、葛根稀少而感到力不从心。接着,“茅茨四子母,我腹讵得满”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生活条件的简陋与艰苦,旅人只能在简陋的茅屋中勉强度日,但饥饿感始终难以满足。“罢丞摄令印,窥我肉可脔”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官府对百姓的压迫与剥削。罢去官职的旅人,面对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有来自权力的威胁,连自己的身体都可能成为被割裂、分食的对象。“似闻府公慈,欲诉宁尽款”表达了旅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他渴望得到府公的同情与帮助,但又担心表达不够诚恳,无法真正传达自己的困境与痛苦。“采葛采葛春不雨,去年不雨食葛苦。食葛苦,命敢辞,只怕丞来葛了时。”这几句诗将主题推向高潮,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收成,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论是春雨的缺乏导致的收成不佳,还是面对官府的压迫,旅人都不得不接受生活的残酷。然而,即使面对如此艰难的境遇,旅人依然不愿放弃,因为他深知,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找到一线生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苦难,以及他们面对压迫时的坚韧与抗争精神。
猜您喜欢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代挽雷以动妾联
清·吴恭亨
毁卵几完巢,贫家我悼糟糠妇;小星不伴月,昧旦人赓凫雁诗。
舟次毗陵朱定国明府遣使邀至沙驮淹留僧舍存款甚殷濒行以手制拙集序兼官俸十千钱见遗赋谢
明·李德丰
明海辞家日,毗陵驻舸时。郎星百里映,驿使一椷驰。捧匣浑疑梦,开筒转觉悲。先邀十日醉,为拭两行洟。别远那忘会,交真讵获辞。舟轻逗急水,夜冷忆朝曦。淅淅风生岸,滔滔浪拍涯。入.....
海音诗
清·刘家谋
居然不绩市婆娑,华丽犹将竞绮罗。大甲溪头机轧轧,至今妇苦有人歌。
喜迁莺·赠汪东峰中丞巡抚江西
明·夏言
冠峨豸角。暂坐辍中台,行临方岳。虹井烟霞,东峰花鸟,江海十年离索。青琐先朝交契,白首此时欢谑。对尊酒,正枥马初喧,骊歌又作。抛却。念今日,处处民穷,不见闾阎乐。洗涤疮痍,.....
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咏(其三)
宋·苏辙
远谪江湖舳尾衔,到来辛苦向谁谈。畏人野鹤长依岭,厌事山僧祇住庵。黄雀顿来成一饱,白醪新熟喜初酣。疏顽近日尤堪笑,坐任飘风去自南。
喜彬上人见访
唐·齐己
高吟欲继沃州师,千里相寻问课虚。残腊江山行尽处,满衣风雪到闲居。携来律韵清何甚,趣入幽微旨不疏。莫惜天机细搥琢,他时终可拟芙蕖。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