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物
(
其
二
)
□
□
结
蚓
惊
雷
出
,
野
浍
轻
蛙
得
水
鸣
。
端
策
何
劳
问
詹
尹
,
细
看
蠕
动
即
人
生
。
动物
哲理
写景
咏物
怀古
悟道
译文
如同编织的虫结起了团,一声惊雷涌现;野外小溪里的青蛙跳跃欢腾,发出鸣叫。
无需再向占卜的詹尹询问吉凶,仔细看看生命细微的蠕动就包含了人生的一切意义。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中微小生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反应,进而引申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结蚓惊雷出”,巧妙地运用了拟声词“结蚓”来形象地描述雷声的震撼力,仿佛连蚯蚓都为之震动,生动地展现了雷雨来临前的紧张氛围。接着,“野浍轻蛙得水鸣”一句,通过轻盈跳跃的青蛙在积水处欢快鸣叫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后两句“端策何劳问詹尹,细看蠕动即人生”,则将视角从自然界转向对人类社会的观察与思考。诗人提出疑问:“端详万物,为何非要寻求占卜师詹尹的解答?”这里的“端策”暗指仔细观察和思考。通过“细看蠕动即人生”的感慨,诗人意在强调,人类的生活就如同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命一样,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和复杂性,无需过分依赖外在的指引或预测,而是应该深入观察、体验和理解生活本身。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致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它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也启示人们应以更加内省和开放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种种可能性。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