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书
怀
即
寄
谢
酉
卿
仗
剑
出
门
去
,
飘
然
客
又
归
。
黄
金
从
古
重
,
青
眼
觉
今
稀
。
淮
北
凉
先
到
,
江
南
露
欲
晞
。
故
人
千
里
外
,
应
亦
念
柴
扉
。
写景抒情
秋天
情感思乡
离别
译文
我拔剑而出,出游四方,最终又逍遥自在地回到家中。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宝贵的,然而现今人们对真挚的眼神(青眼,即欣赏与珍视的目光)却觉得稀少。
淮北的寒气先行来临,江南的露水即将消散。
那些在千里之外的老朋友,也应该会念及我这里的简陋柴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离家远行,内心充满感慨的情境。首句“仗剑出门去”,以“仗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离开家园时的豪迈与决心。接着,“飘然客又归”,转折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说,即使远行归来,也难以找回心中的那份宁静。“黄金从古重,青眼觉今稀。”这两句通过对比古今世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古时黄金虽贵,但人心尚可;而今,即使是青眼相待,也显得异常珍贵,暗示了社会风气的变化。“淮北凉先到,江南露欲晞。”自然景象的描写,既衬托出季节的更替,也暗喻着人生旅途的变换。淮北的凉意先于江南的露水消散,象征着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差异,同时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最后,“故人千里外,应亦念柴扉。”诗人想象远方的友人此刻或许也在思念自己,柴扉代表了家的温暖与归属感,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细腻,既有离别之苦,也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家乡的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思考。
猜您喜欢
鹧鸪天
元·王恽
拾翠仙洲野兴长。尊前一曲杜韦娘。人怜暖日明歌扇,我爱兰英媚国香。供楚佩,笑梅妆。春风着意泛崇光。老怀不到凌波梦,要遣琵琶送一觞。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和友人戏赠二首(其一)
唐·李商隐
东望花楼会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翠袖自随回雪转,烛房寻类外庭空。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留别雪堂呈子瞻
宋·释道潜
策杖南来寄雪堂,眼看花絮老风光。主人今是天涯客,明日孤帆下渺茫。
王九山提刑于子城西旧宅累石作小阜见示五言因次韵奉呈
宋·薛嵎
幽怀随所寓,数石几窗前。荆棘傥迷道,山林空浩然。云生宁择地,龙处即为渊。谁谓达观士,终当违市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