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
写景
怀古
抒情
写水
仙境
神仙传说
名胜写景
秋色

译文

蓬莱山高耸在茫茫的大海上,玉石建造的楼台相对耸立。
大家都说神仙曾经在此游玩,但是想要跟随他们,却隔着难以逾越的海流。
那海流浩浩汤汤长达三万里,极目远望,蓬莱仙境在哪里呢?
神仙的存在渺茫难测,如果能够画在丹青之中,那该多好啊!
我的家乡在会稽山水乡,蓬莱山秀丽地矗立在东海之旁。
春天里,碧桃树下是如此的悠闲,高高的玉阁凌驾在天空上。
我时常飞翔着鞋子来到高处看远方,海水颜色清澈无垠,天空宽广。
明月早上沉在像木枝一样的云下,太阳夜晚照耀着扶桑树影。
吸取自然的气息元气任凭自己呼吸,心灵明净不动,光彩熠熠如玉。
直通天地之外的有形世界,那广阔的大海也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里就是神仙的居所,我们不如涉海去寻找他们的踪迹。
秦始皇和汉武帝太愚蠢了,他们的楼船和方士都没有消息了。
凄凉的往事已经过去千年,但蓬莱仍然被画成图画流传下来。
把这幅画还给你后我三次感叹,有仙鹤飞来横穿九天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诗人以飘逸的笔触勾勒出一个超凡脱俗的蓬莱世界。开篇即以“蓬莱岧峣沧海上”、“玉作楼台屹相向”设定了仙境的宏伟与壮丽,神仙游历之地显得格外庄严。接着,“共说神仙向此游,欲往从之隔弱流”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但又感到现实中的自己与那仙境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距离。"弱流㴞滔三万里"则是对这距离的一种夸张描述,增强了诗中空间感的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神仙世界的渴望。“极目蓬莱何处是”这一句,通过视觉的极限来表达对那未知之境的探寻和好奇。"神仙有无良渺茫,若为写向丹青里"则是一种对于神仙存在与否的质疑以及诗人希望将这种情感融入绘画之中的愿望。“我家会稽山水乡”一句,诗人突然将视角转向自己平凡的故乡,将两者对比,从而突出了蓬莱世界的非凡。"蓬莱秀出东海旁"则是再次强调了仙境与现实世界的差异。接下来的几句“碧桃千树閒春昼,丹阁万寻凌昊苍。长时飞舄临高顶,海色澄澄天与永”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蓬莱景象,其中碧桃、丹阁、高顶等元素共同构筑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仙境图景。"明月朝沉若木枝,赤日夜照扶桑影"则是对时间和光影变化的一种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象丰富性,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蓬莱世界的神秘与永恒。“淋漓元气任吸呼,灵台不动光湛如”表达了诗人在仙境中的自得其乐以及心灵的宁静。"直通天地有形外,彼大瀛海皆潢污"则是对蓬莱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关系的一种哲学思考。最后,“此间即是神仙宅,不如涉海求灵迹”一句,诗人似乎在告诫读者,既然已经身处仙境何须再去远方寻找什么灵迹。"秦皇汉武何太愚,楼船方士无消息"则是一种历史的反思,将古代帝王和方士的探索行为视为愚蠢。“凄凉往事已千年,蓬莱犹作画图传”表达了对过去的一种凄清感怀,同时也强调了蓬莱仙境这一文化符号的流传与影响。"卷图还君三复叹,有鹤飞来横九天"则是诗歌的收尾,通过卷起画图和鹤的飞翔来象征性的表达了对蓬莱世界的无限留恋。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次对于仙境文化的深刻探讨,同时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关系的一种艺术展现。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感皇恩·丐祠居射村作
宋·胡舜陟
乞得梦中身,归栖云水。始觉精神自家底。峭帆轻棹,时与白鸥游戏。畏途都不管,风波起。光景如梭,人生浮脆。百岁何妨尽沈醉。卧龙多事,谩说三分奇计。算来争似我,长昏睡。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过金绳庵
明·梁宪
唤艇连烟渡,沿香到藕塘。隔桥花隐寺,傍水竹为墙。地僻人家远,天空鸟道长。何时戎马息,时过共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