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宿
鸿
抒情
励志
写景
哲理
友情
写心志

译文

梁生来自南海,他气概豪迈,风度翩翩。
他北上游历,结交中原的士人,徘徊寻觅,找到了我们的同道。
他名声并不一直显赫,但一旦奋发起来,就像鸿鸟一样声名远扬。
当时的世风既浮薄又浑浊,他脱下世俗的尘衣,独往高飞。
礼法之士难以施展才华,他们只能在小天地里拘束度日。
我们可以期待像王乔那样的仙人降临,修炼和服用丹药不是空想。
他翘首望着罗浮山的方向,希望早日摆脱尘世的束缚。
他俯瞰大河奔流,云朵在远方飘荡。
世事盛衰随物变化,人情世故往往粗疏鲁莽。
我心中的意愿该向谁诉说呢?连黄金都嫉妒自由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五子诗》之五,题为“梁公实”。诗中描绘了梁公实的豪迈性格与卓然独立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对礼法的超越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首句“梁生起南海,负气何倜傥”,开篇即以豪放之气描绘梁公实的出生地与个性,南海之地赋予他不凡的气质与气魄。接着,“北交中原士,徘徊得吾党”则展现了他与北方士人的交往,以及在他们中的独特地位,暗示了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与认同。“高名岂宿著,一朝奋鸿响”一句,赞美梁公实名声的突然崛起,如同鸿雁振翅发出的响声,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的影响力与成就。紧接着,“时俗既淆浊,振衣念独往”表达了在污浊世风中,他渴望保持清白,独自前行的决心。“礼法难为工,局促向天壤”揭示了梁公实对传统礼法的不满与超越,他不愿被世俗的束缚所局限,追求更广阔的天地。随后,“王乔可等期,服食理非枉”引用道家传说,表达了他对神仙境界的向往与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引领还罗浮,愿言税尘鞅”则展现了梁公实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希望摆脱尘世束缚,归隐山林的心愿。“俯视大河流,逶迤浮云上”描绘了他站在高处,俯瞰世间万物,如同浮云般自由自在的景象。最后,“盛衰随物化,世情自卤莽”反映了梁公实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吾意当告谁,黄金妒偃仰”则以疑问结尾,表达了他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思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梁公实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李攀龙

1426首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