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
中
送
项
斯
诚
同
年
回
京
白
发
慈
亲
七
十
馀
,
不
知
消
息
近
何
如
。
老
来
赖
我
供
汤
药
,
别
后
凭
谁
奉
板
舆
。
旅
馆
夜
长
频
有
梦
,
故
乡
路
远
久
无
书
。
君
归
正
向
门
前
过
,
为
报
平
安
莫
倚
闾
。
思乡
送别
情感
亲情
写景
写实
老年生活
译文
你的白发亲娘已年过七十,我多么想知道她近来情况如何。
年老后,她靠我来提供汤药等必需品,我们分别后,没有人像我们曾经一样照料她的生活。
身处他乡的旅店,漫长的夜晚使我经常梦回故乡,但我已久未收到故乡的来信。
如果你回乡后路过我家门前,请告诉亲娘一切平安,不用靠在家门口观望、等候我回来。
赏析
此诗《蜀中送项斯诚同年回京》由明代诗人王越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关怀。首联“白发慈亲七十馀,不知消息近何如”,开篇即以白发苍苍的慈亲形象入笔,点出年岁已高,表达了对亲人健康状况的担忧与牵挂。紧接着,“不知消息近何如”一句,直接道出了对亲人近况的关切,情感真挚,令人动容。颔联“老来赖我供汤药,别后凭谁奉板舆”,进一步深化了对亲人的依赖与不舍。在年老体弱时,亲人的照料显得尤为重要;而一旦分别,这份责任便落在了诗人自己肩上。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厚感情,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颈联“旅馆夜长频有梦,故乡路远久无书”,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身处异乡,夜晚难眠,常在梦中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距离遥远,书信难达,这种思念之情愈发强烈,让人感同身受。尾联“君归正向门前过,为报平安莫倚闾”则表达了对友人项斯诚的嘱托与期待。希望他转告亲人平安的消息,不要在门前徘徊等待,以免徒增思念之苦。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请求,也是对远方亲人的安慰,充满了深情厚意。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关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牵挂。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