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日
杂
诗
(
其
一
)
秋
风
肃
以
清
,
策
策
鸣
窗
纸
。
中
有
兀
坐
人
,
幽
忧
漫
不
理
。
索
之
无
其
端
,
觅
之
无
其
委
。
既
同
乱
茧
丝
,
复
似
洪
河
水
。
浩
淼
绝
垠
堮
,
澒
洞
少
涯
涘
。
何
以
消
遣
之
,
惟
有
杜
康
耳
。
一
从
断
酒
来
,
谁
复
发
我
齿
。
秋日杂
写景
写风
情感
幽忧
借酒消愁
写心
译文
秋风飒飒吹来,清冷又肃穆,窗纸被风声敲击发出响声。
屋内有人独自坐着,内心深处的忧虑使他心不在焉,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寻找他的心事源头却找不到开始,探求他的心情变化却找不出原因。
他的思绪就像一团乱丝,又像洪河水一样汹涌澎湃。
浩渺无边,澒洞的洪流几乎没有边际。
为了消解这种情绪,他只能借酒消愁。
自从他戒酒后,谁又能再次触动他的心弦呢?
赏析
这首清代边连宝的《秋日杂诗(其一)》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纷扰。"秋风肃以清,策策鸣窗纸",通过秋风的呼啸和窗纸的振动,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中有兀坐人,幽忧漫不理",诗人独自静坐,内心深藏忧虑,对外界的一切都显得漠不关心。接下来的诗句"索之无其端,觅之无其委"表达了诗人对困扰的困惑,找不到问题的源头和解决的办法,比喻自己的思绪如同乱麻般的纷乱。"既同乱茧丝,复似洪河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将思绪比作乱丝和滔滔江水,难以把握。"浩淼绝垠堮,澒洞少涯涘"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思绪的广阔无边,仿佛没有边际。诗人感叹如何才能排解这无尽的忧愁,最后归结为"何以消遣之,惟有杜康耳",即唯有借酒浇愁,然而"一从断酒来,谁复发我齿",暗示了戒酒后内心的空虚与痛苦,渴望再次找到慰藉。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风为引,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挣扎,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浣溪沙(其六)赋清虚
宋·辛弃疾
强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
虞美人(其二)深春
宋·赵长卿
冰塘浅绿生芳草。枝上青梅小。柳眉愁黛为谁开。似向东君、喜见故人来。碧桃销恨犹堪爱。妃子今何在。风光小院酒尊同。向晚一钩新月、落花风。
早过刘功父清溪
宋·邓林
月里山河大,风前草木凉。征尘生杖屦,香雾湿衣裳。古领扳栖鹘,荒蹊蹴聚蝗。白云看未远,已转九回肠。
题薛献可新居次高仲贻韵
宋·林季仲
高居占得野塘横,竹径桃蹊取次成。宿霭半兼朱户湿,好山长傍晚窗明。风吹酒面春情渺,月落诗肠夜味清。今日主人归定否,试听枝上子规声。
采桑子(其四)
宋·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思佳客(其三)
宋·高观国
有约湖山却解襟。昼眠占得一庭深。树边风色寒滋味,愁里年华雁信音。惊楚梦,听瑶琴。黄花尚可伴孤斟。断云万一成疏雨,却向湖边看晚阴。
风阻涉湖复指进贤
明·李舜臣
始拟残年棹,如闻震泽平。轻帆虚水色,揽辔复山行。出郭风扶毂,穿林雾濯缨。不辞遥役去,霖潦此纵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