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田园生活
春天景色
寄情思友
慰问
劝勉

译文

对于这个世界我还能做什么呢?不如随时学习种菜种园。
我只剩下在草泽间的田地和家中等待耕耘的八口人。
城市的柳树影子移动在菜地间,春日的鸟禽啄食留下月影般的痕迹。
寄托我思念之情的只有这些,而寒暖的变化却无法一起讨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函是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独白与情感寄托。诗中“于世复何事,随时学种园”两句,既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又展现了随季节变化勤于劳作的情景,体现了诗人顺应自然、与世无争的生活哲学。“一身馀草泽,八口待辕门”则揭示了诗人作为僧人的生活状态,一人肩负着草泽之中的修行,同时还要照顾八个家庭成员的生计,这种矛盾与责任并存的境遇,反映了其在精神追求与现实责任之间的挣扎与平衡。“城柳移畦影,春禽啄月痕”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城中的柳树投射出的阴影随着畦田的轮廓变化,春日的鸟儿在月光下觅食,这些景象不仅美化了画面,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最后,“相思聊以寄,寒暖不堪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琐碎、冷暖无常的感慨。通过这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哲理意味,又不乏细腻的情感流露。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释函是作为一个僧人,在面对世俗生活与精神追求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自然、生命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