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宿
写景
写雪
写山
抒情
冬天
赞颂
山水
田园
久住山中情感

译文

普通的雪色白如棉絮,任凭风吹落在这田野间。
谁不喜欢那万里飘飞的雪花?但当千林遮住了屋子,我却感到孤独失意。
在极深的山谷中,积雪难以融化;而在孤峰之巅,雪景则是最先映入眼帘的。
长期住在山中,冬天的景色真是美好;地炉中的火一直燃烧到新的一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冬日的雪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的洁白与飘逸,以及它给自然带来的静谧与纯净。首句“一般雪色白如绵”,将雪花比作柔软的棉絮,形象地表现了雪的轻盈与洁白。接着,“随意风吹堕野田”则描绘了雪花随风飘落的情景,充满了自然的灵动与自由。“万里飞花谁不爱,千林掩室独颓然”两句,表达了对雪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在广阔的天地间,雪花漫天飞舞,而千林中的小屋却显得孤独而颓然,形成了一种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情感的深度。“极深断壑堆难化,绝顶孤峰出最先”进一步描绘了雪景的壮丽与独特。深谷中的积雪难以融化,而山顶的雪却最早显现,这种景象既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更替的主题。最后,“久住山中冬景好,地炉宿火到新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在漫长的冬季里,山中景色虽美,但生活并不容易,诗人通过“地炉宿火”这一细节,展现了他在艰苦环境中寻求温暖与安宁的心境,同时也预示着新年的到来,寓意着希望与新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冬日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