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汀
书
怀
开
尽
黄
花
秋
又
深
,
不
堪
清
夜
听
寒
砧
。
灯
前
远
信
和
愁
写
,
枕
上
新
诗
带
梦
吟
。
霜
月
一
汀
随
瘦
影
,
关
山
千
里
动
归
心
。
青
鞋
布
袜
云
间
寺
,
何
日
鸥
盟
许
再
寻
。
思乡
怀人
秋意
瘦影
情感
归心
云间寺
鸥盟
译文
菊花开尽,秋天已经深入到深处,寒冷的夜晚无法忍受那捣衣声。
在灯前写信时心情沉重,与忧愁交织在一起,在枕头上吟咏新诗时则带着梦。
霜月映照着一片沙滩和我的瘦弱身影,关山迢递,让我内心涌动起回家的情感。
我穿着简单的布鞋草履,在云间的寺庙里游走,何时才能再次寻找那鸥鸟结盟的乐趣呢?
赏析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临汀书怀》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寂寥与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开尽黄花秋又深”,以黄花凋零渲染出秋意浓重的景象,暗示时光流转,岁月无情。次句“不堪清夜听寒砧”,通过深夜里传来的捣衣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自己孤寂的心境。第三句“灯前远信和愁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着灯光,将满腹愁绪寄托在远方的书信中,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第四句“枕上新诗带梦吟”,则展现了诗人夜晚辗转反侧,梦境中还在吟咏诗句,足见其情感之深沉。第五、六句“霜月一汀随瘦影,关山千里动归心”,借霜月下的孤独身影和遥远的关山,强化了诗人对家乡的向往和归乡之念。最后一句“青鞋布袜云间寺,何日鸥盟许再寻”,诗人想象着穿上简朴的行装,前往云雾缭绕的寺庙,期待有一天能与鸥鸟为友,再次踏上寻访之路,表达了对未来团聚的期盼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秋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期待,富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尹廷高
283首
廷高,别号六峰。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猜您喜欢
客中感怀四首(其二)
清·秦涌
闲塘绿水变寒流,少妇砧声不暂收。莫道淮南悲落木,秋来我亦最工愁。
凄凉犯.秋夜纪梦
清末近现代初·张慎仪
雁声断续,残更后、一檠相对枯坐。思量往事,凄凄切切,又听叶堕。虫喧风大,只播弄愁人一个。聊倒樽、遣怀自酌,引梦孤衾卧。梦逐浣花去,去去来来,被人惊破。相思何益,问相思、可.....
夜思
清·蒋浩
醉起惜凉月,散发临清风。虚籁息深竹,明河在高桐。夜静转清旷,秋意南飞鸿。美人隔千里,幽梦托芙蓉。
望月
清·沈光文
望月家千里,怀人水一湾。自当安蹇劣,常有好容颜。旅况不如意,衡门亦早关。每逢北来客,借问几时还。
胡子安见漫堂
宋·释居简
一与慈湖别,怀君十五年。衣曾知密付,人不是虚传。气老凌秋爽,诗成指日仙。相逢卯金子,应有碧云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