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江
月
(
其
一
)
以
隋
索
靖
小
字
法
华
经
及
古
器
为
老
人
寿
汉
铸
九
金
神
鼎
,
隋
书
小
字
莲
经
。
刚
风
劫
火
转
青
冥
。
护
守
应
烦
仙
圣
。
昨
梦
归
来
帝
所
,
今
朝
寿
我
亲
庭
。
只
将
此
宝
伴
长
生
。
谈
笑
中
原
底
定
。
怀古
颂老
赠寿
祝福
山水
励志
亲情
豪迈
译文
译文:汉代铸就了九个金色的神鼎,隋朝则抄录了小字的《莲经》。在刚猛的风暴和劫火中,这些宝物仿佛在幽深的天空中旋转。
译文:守护这些宝物应该需要麻烦神仙圣人了。我昨晚梦见自己回到了天帝的居所,而今天我则祝福我的至亲长寿。
译文:只希望这些宝物能伴随着我长生不老。在谈笑之间,中原的局势就已经平定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的作品,名为《西江月·其一》。诗中融合了对老人寿辰的祝福与对佛法和古器的赞美。"汉铸九金神鼎" 一句,描绘了一幅古代珍贵器物的图景,九金神鼎象征着尊贵和权威,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沉重和文化的传承。"隋书小字莲经" 则是对佛教经典《法华经》的一种特殊书写形式的描绘,这里的“小字”指的是隋代书法家索靖所创的小字书写艺术,体现了书法与宗教文化的结合。接下来的"刚风劫火转青冥。护守应烦仙圣",则是一种神话色彩的描述,通过大自然的力量(刚风、劫火)和超自然的存在(护守仙圣),表现了对高寿老人的祝福,同时也融入了一丝神秘与敬畏之情。"昨梦归来帝所,今朝寿我亲庭。只将此宝伴长生。" 这几句诗文笔触轻盈,如同清风徐来的画面,描绘了老人在家人的围绕中度过的祥和生活。这里的“昨梦归来”可能指的是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而“帝所”则是超越现实世界的高远象征;“今朝寿我亲庭”则是对老人长寿的美好愿望,"此宝" 指的是前文提到的隋书小字莲经和汉铸九金神鼎,意味着这些文化遗产将伴随老人的长生。最后一句 "谈笑中原底定",则是对平和生活的赞美。这里的“谈笑”描绘了一幅和谐交流的画面,而“中原”既可以指代中国,也可能特指黄河流域一带,这里代表了安稳与坚固的象征。总体来说,诗人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神话和家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老人寿辰的祝福和对生命长久的祈愿。
张孝祥
639首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猜您喜欢
题成趣轩
元·李士瞻
小小蔬园半亩畦,涉能成趣路成蹊。呼儿灌溉汲石井,留客待烹啼竹鸡。子荆居室称苟美,管宁锄金恒不迷。华构相承期勿坠,今人应与古人齐。
次韵答宪副弟二首(其一)
明·谢迁
自惭衰朽负明时,三径閒情酒一卮。棣萼依稀真念别,雁声嘹呖强裁诗。忠贞为国年犹壮,清白传家夙所期。翘首云衢千万里,要看竹帛令名垂。
琅琊义学联
清·李彦章
地称齐鲁遗风,向四览寻源,略仿古时州有序;我劝师儒设教,视三年敬业,要求初学德之门。
用立方韵二首(其二)
宋·葛胜仲
仕宦由来须遇合,未遇杜门宁穴榻。尊无泛蚁浪经春,突有悬貆偶乘腊。郡印还官得小休,桑枢席门何足羞。幽居不羡裴掌武,绿野堂前桥号午。
竹屋为甘钦采秋官尊翁题
明·陈达
结构傍廛市,所居杂喧哗。雕甍连画栋,亹亹皆纷奢。何人数椽与俗异,座接此君引高致。半窗明月鸾尾低,满地东风墨华醉。有时静坐探古书,铿铿玉佩摇琼琚。倏然云散天宇静,筼筜嶰谷俱.....
除夕(其二)
宋·方岳
梅花绕屋柳遮门,不是闾阎不是村。归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径犹存。事关时命才何与,技止文章道未尊。灯火半生堪底用,只将黄犊教吾孙。
咏利城山居
魏晋·支遁
五岳盘神基,四渎涌荡津。动求目方智,默守标静仁。苟不宴出处,托好有常因。寻元存终古,洞往想逸民。玉洁箕岩下,金声濑沂滨。卷华藏纷雾,振褐拂埃尘。迹从尺蠖曲,道与腾龙伸。峻.....
俞光远父子归马岙兼托问讯故旧
宋末元初·戴表元
君不见深山野马生龙驹,又不见荒林老鹰鸠作雏。男儿似种世所少,俞郎三世成清儒。祇今道路满尘土,大袖已觉妨奔趋。提携逐食何足羡,羡子有策宁亲躯。蠲符昼行鸡犬静,餐钱下岁鲑鱼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