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
园
春
(
其
二
)
醉
痕
潮
玉
。
爱
柔
英
未
吐
,
露
花
如
簇
。
绝
艳
矜
春
,
分
流
芳
金
谷
。
风
梳
雨
沐
。
偏
只
欠
、
夜
阑
清
淑
。
杜
老
情
疏
,
黄
州
恨
冷
,
谁
怜
幽
独
。
写花
春天
怀古
情感
忧思
爱情
节制的赞赏
译文
醉意中,玉佩摇曳,深爱那柔嫩的花朵尚未开放,露水滴落,花团锦簇。
绝美的花朵在春天里骄傲地绽放,就像金谷中的芬芳。它们在风中摇曳,在雨中沐浴。
唯独缺少的是夜深人静时的清净和美好。杜牧的诗情疏离,黄州的词情冷漠,谁又能怜悯这孤芳自赏的幽雅独特呢?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园景,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孤独生活的感慨。首句“醉痕潮玉”以美丽的比喻引出整个画面,似乎春天的花朵在轻柔的露水中沐浴,生长得如此娇嫩而鲜艳。“爱柔英未吐,露花如簇”则展现了诗人对春日里花朵的细腻观察,那些尚未完全绽放的花蕾,就像女人未施粉黛的面容一样令人怜悯。“绝艳矜春,分流芳金谷”中,“绝艳”二字形容春天之美,已是极致,“矜春”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光易逝的珍惜之情。接下来的“分流芳金谷”则将这种美丽与珍贵的情感,通过溪水携带花香的意象具体化。“风梳雨沐”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对春天花卉的呵护,这种描写又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温润。然而紧接着的“偏只欠、夜阑清淑”却转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期待,似乎在这美好的春日里,只是缺少了某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最后,“杜老情疏,黄州恨冷,谁怜幽独”三句,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上的诗人杜甫相连。杜甫在黄州时期的孤寂生活,以及他那颇有名言“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都被引用来表达自己对幽独生活的同感和理解。这不仅是对美好春光的享受,更是一种深沉的情感寄托。
张孝祥
639首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