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
兴
拟
卜
幽
居
绝
世
尘
,
桃
源
无
路
可
逃
秦
。
朝
来
怕
纵
潇
潇
目
,
愁
见
青
山
换
主
人
。
写景抒情
山水田园
怀古抒情
拟古幽居
惜时
译文
想找一处幽静的地方居住,远离尘世的纷扰,却无法找到通往桃源的路,因为人们无法逃避秦朝的乱世。
早晨的时候,害怕看到周围的世界变得愈发混沌,因为看到青山都像换了主人一样,充满了忧愁。
赏析
这首诗《漫兴》由明代诗人张家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忧虑。首句“拟卜幽居绝世尘”,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寻找一片宁静之地的愿望。这里的“卜”字,既包含了选择之意,也暗示了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某种不确定感,预示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次句“桃源无路可逃秦”,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将自己心中的理想之地比作避秦乱的桃源,但又感叹于现实中难以寻得这样的避世之所。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现实的无奈。第三句“朝来怕纵潇潇目”,描绘了诗人清晨醒来时的景象,眼中满是自然界的景色。然而,“怕纵”二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他既欣赏眼前的美景,又担心自己的目光过于沉浸其中,可能会忽视了现实世界的变化与挑战。最后一句“愁见青山换主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可能遭受破坏的担忧。这里的“换主人”并非实指,而是象征性的表达,意味着自然景观可能因为人类活动而发生改变,失去原有的风貌。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自然被破坏的忧虑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隐逸生活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宁静与动荡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
张家玉
184首
张家玉(1615-1647),字元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明末清初“岭南三忠”之一。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山中饮酒
宋·陆游
百屋堆金钱,万户封公侯。富贵人所羡,熟计终缪悠。有酒君但饮,有山君但游。虽云亦梦事,要是胜一筹。独醉新丰市,遗魂招马周。清啸苏门山,旷度交公休。烂烂目如电,凛凛气愈遒。骑.....
初夏闲居八首(其六)
宋·陆游
野水枫林久寄家,惯将枯淡作生涯。小楼有月听吹笛,深院无风看硙茶。静岸葛巾穿荟蔚,闲拖筇杖入谽谺。平居每与儿孙说,切勿人前一语誇。
席上作
宋·陆游
绿波画桨浣花船,清簟疏帘角黍筵。一幅葛巾林下客,百壶春酒饮中仙。散怀丝管繁华地,寄傲江湖浩荡天。浮世升沉何足计,丹成碧落珥貂蝉。
峡州东山
宋·陆游
十年不踏东山路,今日重为放浪行。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新秧刺水农家乐,修竹环溪客眼明。已驾巾车仍小驻,绿萝亭下听莺声。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
宋·陆游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酒.....
村夜
宋·陆游
寂寂山村夜,悠然醉倚门。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迹为遭谗远,身由不仕尊。敢嗟车马绝,同社自鸡豚。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