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天
封
塔
突
兀
出
层
空
,
明
州
尽
眼
中
。
下
方
疑
作
雨
,
上
界
只
生
风
。
西
日
沈
红
树
,
东
流
接
海
宫
。
仰
高
应
咫
尺
,
吾
欲
愬
苍
穹
。
写景
地点
抒情
秋天
写风
登高望远
城市景观
赞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天封塔时所见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首句“突兀出层空”,以“突兀”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天封塔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雄伟气势,仿佛从层层云雾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壮观景象。“明州尽眼中”,则进一步强调了站在塔顶俯瞰四周的辽阔视野,整个明州地区的美景尽收眼底,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广阔与壮丽。接下来的“下方疑作雨,上界只生风”,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下方的雨滴与上方的清风,营造了一种静谧与动态并存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天地之间的和谐与平衡。“西日沈红树,东流接海宫”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红光照耀下的树木呈现出一片绚烂的景象;而向东望去,则是大海与宫殿相连,展现出一幅宏大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最后,“仰高应咫尺,吾欲愬苍穹”表达了诗人对天空的向往与追求,即使距离天空只有咫尺之遥,也渴望能够诉诸于苍穹,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高远眺所见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宇宙奥秘的向往,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哲学思考。
猜您喜欢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题东湖
宋·曾惇
三年领客醉东湖,欲去犹携竹里厨。谁解挽留狂太守,风荷十顷翠相扶。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