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年
欢
·
答
于
畏
之
变
态
难
穷
,
炫
游
人
、
碧
翁
能
造
炎
雪
。
况
值
悲
凉
节
候
,
壮
怀
宜
发
。
箧
里
枫
天
似
镜
,
叹
一
线
、
图
书
遥
绝
。
金
鞭
亸
、
紫
陌
轻
裘
,
少
年
多
恨
无
骨
。
唾
壶
声
残
且
歇
。
论
高
阳
栗
里
,
英
气
无
别
。
厝
火
乾
坤
,
旧
是
痛
哭
中
物
。
招
向
家
山
隐
处
,
赤
脚
踏
、
层
冰
无
袜
。
遨
游
快
、
摆
落
纤
尘
,
珊
瑚
枝
上
撑
月
。
山水田园
节气写景
怀古抒情
情感表达
写雪
悼亡
译文
碧绿的老人制造出奇异的变化,那炫目的景象仿佛游人能造出炎热的雪景。
何况现在正值悲凉的季节,令人产生壮志满怀的情感。
打开箱箧,里面仿佛有枫叶般的天空,如同一面明镜。我不禁叹息自己遥远的读书路被中断。
金色马鞭耷拉着,轻裘在紫陌上飘荡,少年心中充满了无骨的恨意。唾壶的声音已经残破且即将停止。
无论是高阳的栗里还是其他地方,英雄的气概都是一样的。如同天地间生火一般,这些都是让人痛哭的往事。
呼唤我向家山隐居的地方走去,赤脚踏过层层冰霜,连袜子都不穿。
遨游在快乐中,摆脱了世俗的纤尘,就像珊瑚枝上撑起一轮明月。
赏析
这首《万年欢·答于畏之》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其文笔流畅,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悲凉而壮阔的画面。首先,“变态难穷,炫游人、碧翁能造炎雪。”开篇即以“变态”二字点出自然景象的多变与丰富,犹如碧翁(可能指诗人)能够创造出炎雪之景,展现出其超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接着,“况值悲凉节候,壮怀宜发。”进一步点明时节的悲凉,激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箧里枫天似镜,叹一线、图书遥绝。”这里运用比喻,将枫叶比作镜子,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感叹书籍的遥远与断绝,暗示了知识的匮乏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金鞭亸、紫陌轻裘,少年多恨无骨。”描述了在繁华的街道上,少年带着轻裘,却满心愁绪,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这一句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唾壶声残且歇。”唾壶声残,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论高阳栗里,英气无别。”提到高阳栗里,可能是指古代的隐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英气不减的感慨。“厝火乾坤,旧是痛哭中物。”“厝火乾坤”意为在天地间留下火种,象征着诗人对世界的深刻影响和留下的精神遗产。“痛哭中物”则表明这些影响和遗产是在痛苦中产生的,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招向家山隐处,赤脚踏、层冰无袜。”诗人想象自己回到家乡,赤脚踏过层层冰面,没有袜子,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遨游快、摆落纤尘,珊瑚枝上撑月。”最后,诗人渴望自由自在地遨游,摆脱世俗的束缚,甚至在珊瑚枝上撑起明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悲凉节候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猜您喜欢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孟夫子生生亭赋
唐·卢仝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悲夫!南国风涛,鱼龙.....
郡斋独酌
唐·杜牧
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人.....
题岫云羽士阁
清·阎尔梅
板屋隐松颠,高栖遂有年。逢人无姓字,留客是山川。厓冱千寻雪,峰开十丈莲。乍登奇绝处,搔首问青天。
顾山人寿诗
明·严嵩
最忆芜城车马地,草堂花竹净风烟。地偏廛市同真隐,貌古衣冠似列仙。清爱碧箫吹海月,静看玄鹤舞芝田。绿蒲青艾俱生色,岁岁开尊午日前。
路文园亭
明·葛昕
有美名园地,停骖一笑临。习池留霭日,王榭枕芳浔。世事谁鞅掌,吾徒自素心。莫谓投簪逸,苍生望正深。
次韵叔才幽居二首(其二)
宋·葛胜仲
粗才濩落与时乖,湖海幽居一竹斋。月径清游疑不夜,风窗高趣到无怀。身閒有分白莲社,地禁无心红药阶。只待匡庐官秩满,一章程奏乞残骸。
次答杨少傅士奇见寄二首(其二)
明·胡俨
梦中握手不知劳,顾我犹穿旧赐袍。茅屋江头真野老,玉堂天上实仙曹。每见杜陵怀李白,何如若士望卢敖。自怜多病云霄隔,敢谓山林遂养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