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柯
子
·
旅
恨
马
度
离
人
地
,
山
衔
去
国
程
。
孤
身
都
似
雪
花
轻
。
侥
倖
不
知
春
色
、
过
清
明
。
小
榭
低
金
锁
,
重
帘
冷
玉
笙
。
那
家
沽
酒
甚
多
情
。
又
被
晚
风
催
送
、
宿
沙
城
。
写景
离别
抒情
节令
清明
情感
思乡
写雪
地点
旅恨
赏析
这首《南柯子·旅恨》由明末清初的词人曹溶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人的孤独与愁绪。“马度离人地,山衔去国程。”开篇即点明了行旅的主题,马蹄声远去,仿佛带走了旅人与故乡的距离,而连绵的山脉似乎在咬合着,暗示着归途的遥远与艰难。“孤身都似雪花轻。”这一句将旅人的孤独感比作轻盈的雪花,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空虚与飘零之感。“侥倖不知春色、过清明。”清明时节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之时,但对旅人而言,却只是路过,无法感受到春日的美好,这句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绪。“小榭低金锁,重帘冷玉笙。”小楼低垂,金锁紧闭,重帘之后,只有冷寂的玉笙声回响,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孤独与寂寞的意境。“那家沽酒甚多情。”在旅途中偶遇一家酒店,店主热情好客,为旅人提供了一杯暖酒,这份意外的温暖与关怀,虽短暂却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又被晚风催送、宿沙城。”晚风起,催促着旅人继续前行,最终宿于沙城,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旅人的疲惫与无奈。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深刻地展现了旅人在异乡的孤独、愁苦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