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
抒情
怀古
咏物
季节
写物
食品

译文

自从仙人离去后,茎上承接着露水的玉盘变得破败。
妆奁里的珍珠锁相互争斗,而那花纹斑斓的锦缎轻轻滑落。
她的舞袖应该透着香气,但别在屏风间的鸭形香炉却令人难以入眠。玉阶仿佛连接着遥远的地方。
春的气息已经到来,即使没有轻烟缭绕也频繁地感觉到。
心中的事情大多随着流水消逝,含着怨恨却无人可说。
还记得那夜火光温暖,深宵里绣被压在身上。
最近的我已变得像一位披着裘衣的老人,再也无法像荀令(古代人物)那样重学(这里指学其智慧或品德)。心境如石般新但有所怯惧。
我将摒弃繁华如蕉盏(一种古代器物),静静地聆听松声在庭中扫雪。

赏析

这首《六么令·宫香饼用辛稼轩韵》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其词意深邃,情感丰富,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词中以“一从仙去”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随后通过“茎上露盘折”、“龙奁竞开珠锁”等描绘,展现出一种精致而略带哀愁的景象。舞袖、薰透、屏间鸭等细节,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动作与环境的氛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玉阶遥接”一句,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场景,春气未试,轻烟频觉,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接下来,“心事多随逝水,含怨凭谁说”,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长记宿火温温,绣被深宵压”,通过回忆中的温暖与现实的冷寂形成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而“近日披裘老大,荀令难重学”则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年华老去、无法再学习年轻时才子风流的感慨。最后,“石肠新怯。许辞蕉盏,静听松声扫庭雪”,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呼应,也寓意着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词在情感表达上细腻入微,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曹溶在词作上的独特风格和深厚造诣。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酬对雪见寄
唐·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