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
凰
台
上
忆
吹
箫
·
月
璧
影
欹
悬
,
冰
轮
初
就
,
凄
清
乍
人
帘
钩
。
想
桂
宫
帝
子
,
甚
处
空
浮
。
望
断
青
天
碧
海
,
今
夜
里
、
多
在
琼
楼
。
微
飔
动
,
露
华
凝
玉
,
雾
縠
生
秋
。
悠
悠
。
几
多
恨
也
,
千
百
种
心
窝
,
一
霎
眉
头
。
向
素
娥
遥
诉
,
私
忖
还
休
。
应
道
关
卿
何
事
。
偏
相
望
、
泪
逐
莲
筹
。
枉
教
您
,
孤
眠
到
今
,
不
解
人
愁
。
写景抒情
秋节怀古
月亮咏物
思乡之情
情感表达
译文
翻译:璧玉的影子倾斜地悬挂着,冰轮似的圆月刚刚形成,凄清的月光突然照进了窗帘的钩边。
翻译:想象那桂树宫殿的帝子,他们在何处漂浮在虚空中。
翻译:看遍了整个青天碧海,今天夜晚大多数时光他们都在琼楼中度过。
翻译:微风轻轻吹动,露水凝结成玉珠,雾气中透出秋意。一切都是如此宁静悠远。
翻译:心中有无数怨恨和情绪交织,各种复杂的情感在心中涌现,只是瞬间涌上眉头。
翻译:向那素娥远远地倾诉心事,心里反复思索却又停下来不说。我深知她应当理解但并不一定有回应。心中暗想这件事与我无关了。
翻译:心中充满了思念与哀愁,眼泪追随着算筹滴落(这里“莲筹”可能是指一种计算工具)。让你枉费心机,孤枕难眠到如今,仍然无法解开心中的忧愁。
赏析
这首明代俞彦的《凤凰台上忆吹箫·月》描绘了一幅清冷的月夜景象。开篇"璧影欹悬,冰轮初就,凄清乍人帘钩",以璧影倾斜、冰轮初升的月夜画面,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想桂宫帝子,甚处空浮",借月宫仙子的意象,暗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接下来的"望断青天碧海,今夜里、多在琼楼",表达了词人对月宫的遥望和对团圆的渴望,但现实却是"微飔动,露华凝玉,雾縠生秋",微风吹过,露珠晶莹如玉,雾气弥漫,更显孤独与寂寥。词人的情感在"悠悠。几多恨也,千百种心窝,一霎眉头"中流露,内心的愁绪难以言表,只能向月宫中的嫦娥倾诉,然而"向素娥遥诉,私忖还休",他知道自己的思念无法传递,只能自我排解。最后两句"应道关卿何事。偏相望、泪逐莲筹",表达了词人对月的深深怨怼,月亮似乎无情,只会让人徒增相思之苦,"枉教您,孤眠到今,不解人愁",月亮啊,你为何不解人间的离愁别绪,让人为此独眠无眠。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为引,抒发了词人深沉的离愁别绪,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俞彦
198首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生卒年均,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猜您喜欢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野兴四首(其一)
宋·陆游
来日无多去日遒,朱颜那肯为人留。檐声点滴无时雨,野气苍茫极目秋。朝出钓鱼来北渚,夜耕驱犊上西畴。此心所要常无愧,寂寞衡门死即休。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饮黄池朱友龙舍
宋·董嗣杲
换舟入里港,那惧江风横。今夕月色朗,天下呈圆镜。小舣蕃庶乡,夜灯万星映。倏逢可人情,立论不失正。挥毫喜相誉,笔势自遒劲。酒壶不住荡,斟酌各取性。不强亦不辞,此醉颇入圣。江.....
壬寅新春
宋·陆游
半生常是道边人,岁晚初收事外身。浊酒一杯聊永日,小园三亩亦新春。尚无枕寄邯郸梦,那有衣沾京洛尘。门外烟波三百里,此心惟与白鸥亲。
大观四年春夏之交閒居无事触绪成咏得绝句五首(其五)
宋·李之仪
江南塞北遍曾游,一饭何方不可留。快箸旧尝便蛮耳,垂涎安得饫饘头。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黄节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