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日
宴
晋
熙
王
诗
百
六
钟
期
数
,
三
七
厄
时
中
。
国
难
悲
如
毁
,
亲
离
叹
数
穷
。
藩
哲
游
沮
梦
,
扬
化
抚
边
戎
。
幸
兹
同
宴
醑
,
引
满
爱
樽
空
。
边塞
战争
抒情
怀古
情感
亲情
宴饮
译文
百六之数为命运的计数,三七为艰难时节的标识。
国家遭受灾难,如遭毁损的悲痛;亲人离散,感叹命运已尽。
藩国的智者游历于梦境之中,扬名于教化,安抚边疆的战士。
幸运的是我们能够一同举杯畅饮,杯中酒满情浓。
赏析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萧统所作的《春日宴晋熙王诗》。诗中描绘了在春日里与晋熙王一同宴饮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困境和亲人离散的悲痛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藩镇贤哲的怀念以及对边疆战事的关切。首句“百六钟期数,三七厄时中”以数字入诗,巧妙地将时间与命运联系起来,暗示了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艰难与挑战。接着,“国难悲如毁,亲离叹数穷”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危难和个人家庭破碎的深切哀伤。“藩哲游沮梦,扬化抚边戎”两句则转向对藩镇贤哲的怀念和对边疆战事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最后,“幸兹同宴醑,引满爱樽空”表达了诗人与晋熙王共饮美酒的欢愉,同时“爱樽空”又暗含了对时光流逝、欢乐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有对国家兴衰的忧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纷争的时代背景。
萧统
33首
小字维摩。武帝长子。梁武帝天监初,立为太子。夙慧,五岁遍读《五经》。既长,明于庶事。信佛能文,遍览众经,东宫藏书三万卷。引纳才士,商榷古今,恒以文章著述,一时文风大盛。编有《文选》,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选录各体诗文,为现存最早诗文总集。另有《昭明太子集》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