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居
黄
叶
满
斋
厨
,
金
风
为
埽
除
。
人
皆
感
摇
落
,
吾
独
赋
閒
居
。
地
坼
虫
迁
蛰
,
萤
乾
月
照
书
。
闭
门
秋
事
好
,
霜
后
足
园
蔬
。
写景抒情
秋天
田园
读书
情感
自然物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季在居所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首句“黄叶满斋厨”,以“黄叶”点明季节,暗示秋季的来临,满地的落叶不仅装点了环境,也预示着万物的凋零。接着,“金风为埽除”,金风即秋风,它如同清扫者一般,将落叶带走,象征着自然界的秩序与更迭。“人皆感摇落,吾独赋闲居。”这里诗人与他人形成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在他人因落叶而感伤时,诗人却能静心于自己的居所,享受闲适的生活,显示出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地坼虫迁蛰,萤乾月照书。”地坼指大地裂开,虫迁蛰意味着昆虫开始冬眠,萤火虫因干燥而熄灭,月光下仍能看到书本,这些细节描绘了秋季夜晚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最后,“闭门秋事好,霜后足园蔬。”诗人选择在闭门家中度过秋季,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霜降之后,园中的蔬菜更加丰富,这不仅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激,也是对简单生活之美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接纳,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心平静的能力。在物换星移的季节更替中,诗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
猜您喜欢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又赠上人(其三)
宋·周南
橙橘青时最有香,包山架后两番霜。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夏日高封部过余读书处
明·左国玑
野人避徵书,不受朝簪扰。忽弃紫金鱼,来寻白鸥鸟。夷门城东甘隐居,蓬草不见谈玄庐。皆云管乐能龙卧,谁识虞卿亦著书。炎天尔跨青骡走,何意敲门访巢叟。入林一笑草堂开,习习凉飙吹.....
代赠二首(其一)
唐·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村中闲步
唐·刘得仁
闲共野人临野水,新秋高树挂清晖。不知尘里无穷事,白鸟双飞入翠微。
书斋秋夜
清·刘霖
院静重门掩,风轻小阁凉。窗含一树月,菊傲五更霜。塞雁惊寒过,村尨吠漏长。凭栏无限意,灯火伴昏黄。
秋日郊居
宋·张孝祥
秋日郊扉乐,心闲景趣闲。风生疏竹里,雨在片云间。疏港聊通水,关门不碍山。残书读未尽,飞鸟暮云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