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田园
赞美
动物
从容抒情
极目远望

译文

隔着江水,一位老渔夫在垂钓,捕获了细小鳞片肥美的鱼。
他提着篮子进入市场售卖,遇到僧人则托着钵盂归还。
他从容不迫地生活,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谈笑风生中显露出生活的生机。
放眼望去,那无边无际的沧浪之外,宁静的烟霞之地是可以依靠的归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隔江老渔父”这一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隔江老渔父,收钓细鳞肥”,以“老渔父”为中心,展现了一位在江边垂钓的老者,他所捕获的鱼儿肉质鲜美,暗示了渔父生活虽简朴却充满收获。这不仅描绘了渔父的生活状态,也隐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接着,“问市提筐入,逢僧托钵归”,描述了渔父在市集间穿梭的情景,他或许将捕获的鱼带入市集售卖,又或是与僧人相遇,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这里既有世俗生活的忙碌,也有精神追求的平和。“从容苏涸辙,谈笑得生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困境中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如同鱼儿在干涸的河床中寻找生机,最终通过智慧和乐观找到了生存之道。这不仅是对渔父个人品质的赞扬,也是对面对困难时应持有态度的一种启示。最后,“极目沧浪外,烟霞静可依”,将视角拉远,描绘了一片广阔的江面和远处的烟霞,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寓意着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希望与平静的精神境界。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江南
汉·两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