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田园
咏物
春天
节气和清明
民谣

译文

第一句“元姓甘,不姓丁,引春风,含常春。”可以翻译为:“姓甘姓好,不姓丁,用甘甜之物引出春天的气息,常年都保持春天般的活力。”
第二句“鸡翁呷甘露,祁婆插金棱。”可以解释为:“鸡的公鸡喝着甘甜的露水,祁山的奶奶将金色的轮廓镶嵌于某种地方(比如家门上等)。”
第三句“甜藤,甜藤,粥香饧白度清明,一片春山快活声。”可以理解为:“甜藤啊甜藤,粥香饧白度过清明节,春天的山间充满了欢快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质所作,名为《山水友馀辞·甜藤》。诗中以“元姓甘,不姓丁”开篇,巧妙地将“甘”字融入姓氏之中,寓意深刻。接下来,“引春风,含常春”描绘了甜藤在春风中生长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鸡翁呷甘露,祁婆插金棱”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鸡和人与甜藤的和谐共处,甘露滋润着甜藤,而人们则以甜藤为伴,享受着自然的美好。“甜藤,甜藤,粥香饧白度清明,一片春山快活声”则进一步渲染了甜藤在清明时节的盛景,粥香与饧白交织,春山间充满了欢声笑语,展现出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甜藤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们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王质

496首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花发沁园春
宋·王诜
帝里春归,早先妆点,皇家池馆园林。雏莺未迁,燕子乍归,时节戏弄晴阴。琼楼珠阁,恰正在、柳曲花心。翠袖艳、衣凭阑干,惯闻弦管新音。此际相携宴赏,纵行乐随处,芳树遥岑。桃腮杏.....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