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怀古
抒情
节日
上巳节
春天
离别
悼亡
战争

译文

崇兰在雨后长出繁密的枝叶,回忆往事,不禁引发了深深的思绪和梦境。
梁上的燕子别离已经一年,窗前那些旧时的题诗也已经零落不堪。
远方的龙子在啄食箭矢,显得悲伤,而酒肆中的雕青画着雀儿,似乎隐藏着某种含义。
回望烽火烟云频频向北远望,我的春愁一直到牡丹花开的时候也未曾消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与感慨。首联“崇兰过雨茁丛枝,往事阑干有梦思”中,“崇兰”象征高洁之志,“过雨”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兰花在雨后更加茁壮,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而“往事阑干有梦思”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和梦境般的回忆。颔联“梁上别离经岁燕,窗前零落旧题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燕子在梁上飞来飞去,见证了人世间的别离与重逢,而窗前的旧题诗,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载体,记录着曾经的欢笑与泪水。颈联“天涯啄矢悲龙子,酒肆雕青隐雀儿”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苦涩。龙子的悲鸣与雀儿的隐匿,都暗含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尾联“回首烽烟频北望,春愁直到牡丹时”将个人的情感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之下,烽烟四起,战乱不断,诗人却依然心系北方,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春愁直至牡丹盛开之时,不仅体现了季节的更迭,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愁绪如同春日的花开花落,绵延不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缅怀、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和平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