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
宿
草
堂
中
夜
眺
月
屡
起
俄
见
朝
旭
出
海
上
孟
冬
久
晴
煦
,
霜
气
缓
乔
林
。
夜
静
海
月
高
,
远
涛
夹
清
砧
。
澄
怀
得
无
寐
,
披
衣
起
行
吟
。
喜
见
月
入
户
,
天
横
井
与
参
。
曙
光
从
东
来
,
星
斗
渐
以
沉
。
茫
然
大
块
中
,
物
感
乃
交
侵
。
日
出
群
动
作
,
翱
翔
数
羁
禽
。
溟
濛
混
六
宇
,
天
地
肃
高
深
。
曦
阳
丽
苍
穹
,
积
块
破
重
阴
。
浮
云
莫
相
翳
,
昭
质
鉴
余
心
。
写景
抒情
秋节
物感
山水
早晨日出
怀古抒情
秋天气象
译文
初冬天气长久晴朗温暖,霜气缓缓地侵入了高大的树林。
夜晚静谧海面上的月亮高悬,远处的波涛声夹杂着清脆的捣衣声。
心中澄明无眠,我披上衣服起来徘徊并吟咏。
欣喜地看到月亮从户外进入,天边井宿与参宿相映成趣。
曙光从东方升起,星星逐渐隐去。
在这广大的世界中,万物感受到的侵染如此深远。
日出后万物活动起来,许多鸟在天空中翱翔。
溟濛的景象弥漫整个宇宙,天地间显得高远而深邃。
清晨的阳光照亮了天空,厚厚的云层被驱散。
不要让浮云遮住它,明亮的质量映照出我内心的真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草堂中眺望明月,直至清晨太阳升起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宇宙奥秘的思考。首句“孟冬久晴煦,霜气缓乔林”描绘了冬季晴朗的天气,霜气在高大的树林中缓缓散去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接着,“夜静海月高,远涛夹清砧”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海上的月亮高悬,远处的波涛与清脆的砧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澄怀得无寐,披衣起行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深深感悟,即使夜深人静,也无法抑制内心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于是起身漫步,吟诵诗句。“喜见月入户,天横井与参”描绘了诗人惊喜地发现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室内,天空中的星星与井字形的图案相映成趣,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让人心生欢喜。“曙光从东来,星斗渐以沉”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渐渐泛起了曙光,而夜空中的星辰也逐渐隐没,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茫然大块中,物感乃交侵”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无垠的世界时的感慨,万物之间的情感相互渗透,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神秘与生命的伟大。“日出群动作,翱翔数羁禽”描绘了随着太阳的升起,群鸟开始活动,自由翱翔于天空,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由。“溟濛混六宇,天地肃高深”形容了天地间一片混沌,万物肃穆,高深莫测,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敬畏与探索。“曦阳丽苍穹,积块破重阴”描绘了阳光照耀在广阔的天空中,驱散了厚重的阴霾,象征着光明战胜黑暗,希望与温暖的到来。“浮云莫相翳,昭质鉴余心”表达了诗人希望浮云不要遮挡光明,自己的心灵如同清澈的水一样,能够映照出真实的自我,追求内心的纯净与真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与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得柳汀答诗,知方卧病,次前韵三首(其三)
清·丘逢甲
东方未明奈乐何,广庭珊树交枝柯。玉清嬿婉太白病,行雨洞中方醉歌。
云心遣示雨凉古句用旧韵再次奉答
宋·萧立之
黑猪渡河天不风,苍龙衔烛不敢红。一瓶何处马背倒,芰塍藕荡漫西东。西风佳时数重七,乾鹊桥成云□湿。兰膏香冷梦初回,花馆月寒秋又立。岐山千岁无凤凰,玉帝夜行龙虎章。九仙拍手一.....
登垂虹亭
宋·周紫芝
云水苍茫共渺然,眼看飞鸟没苍烟。山围百雉吴王国,风急千帆震泽船。白发飘流身已老,断编零落事空传。谁将无色胸中画,貌取吴中万顷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