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思乡
写景
母爱
山水
怀古
情感
边塞
离别
季节
冬季
怀人念远

译文

译文:在鲍山附近,雪正在下,离燕州并不远,我的母亲和尊贵的长者还在为官宦之事滞留他乡。
译文:看着青色的镜子中的流年,我惊讶于岁月的更替,望着千里之外的白云,我登上了高楼。
译文:高耸入云的岱岳从中天出现,清澈的河流分割大地,环绕着城市流淌。
译文:我想寄信给北风,希望它能捎来消息,却苦于没有大雁传递;种下萱草(一种植物)又怎么能安慰我忘却忧愁呢?

赏析

这首诗《怀家宜人时偕任济下》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首联“鲍山雪下近燕州,慈母高堂滞宦游”,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情景,鲍山雪花飘落,燕州近在咫尺,而慈祥的母亲却因公务滞留他乡,不能团聚。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颔联“青镜流年惊改岁,白云千里见登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对着镜子感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一年又一年过去,而自己却只能在千里之外的高楼之上遥望家乡,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孤独。这里的“白云”象征着远方的家乡,而“登楼”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愿。颈联“排空岱岳中天出,坼地清河绕郡流”,转而描写家乡的自然风光。岱岳(泰山)拔地而起,清河环绕郡城流淌,展现了家乡的壮丽景色。然而,这样的美景对于远在他乡的诗人来说,只能成为一种遥远的回忆和向往。尾联“欲寄北风无雁到,树萱何以慰忘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北风虽能吹过千山万水,但无法带来家书或亲人,只能让思念如野草般疯长。最后,诗人询问,如何才能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找到一丝安慰,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亲情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在异乡生活的孤独与无奈。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