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
雪
下
马
团
垆
火
,
窥
槽
问
酒
棚
。
倦
游
灰
烛
跃
,
残
腊
断
觚
棱
。
旅
况
轮
过
腹
,
江
行
带
续
绳
。
荒
鸡
官
路
白
,
冻
咽
下
闻
声
。
写景
寒冬
写旅况
江行
夜景
译文
我从马上下来,来到炉火旁(取暖),观察一下酒棚(那里),想知道有哪些好酒。
我因长途游历感到疲惫,看着跳动的烛光(表示夜晚的时间在流逝),这腊月也快要过去了,角隅上的斜棱(暗示时光的消逝)已经断裂了。
旅行让我饱受困苦,现在的生活(或许是在形容经济的艰难)需要轮番支撑;我在江上行驶,带着修复或续接绳索(可能指船上的一些工具或设施)的希望。
荒凉的路边传来鸡鸣声,让我意识到官路已经白了(指大雪),寒冷的空气里我甚至无法听到自己的咽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客栈,清晨醒来时所见的雪景与内心的孤独感受。首句“下马团垆火”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抵达客栈后,先在温暖的炉火旁稍作休息的情景。接着,“窥槽问酒棚”则暗示了诗人对酒的渴望,即使在寒冷的冬夜,一杯暖酒也能带来慰藉。“倦游灰烛跃”一句,通过“灰烛跃”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旅途的疲惫。而“残腊断觚棱”则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寒冷与季节的更迭,觚棱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屋檐或建筑上的装饰,其断裂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旅况轮过腹”中的“轮过腹”形象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仿佛时间在胃中滚动,让人感到疲惫不堪。“江行带续绳”则可能是对舟行江上,船只连接不断,象征着生活的连贯与连续性。最后,“荒鸡官路白,冻咽下闻声”描绘了一幅清晨雪景图:荒野中的鸡鸣打破了寂静,官路上积雪一片洁白,寒风中传来的声音似乎都因寒冷而变得低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旅途孤独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彭孙贻
3517首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出真州(其六)
宋·文天祥
天地沉沉夜溯舟,鬼神未觉走何州。明朝遣间应无是,莫恐元戎逐客不。
拟阮公夜中不能寐诗
南北朝·鲍照
漏分不能卧,酌酒乱繁忧。惠气凭夜清,素景缘隙流。鸣鹤时一闻,千里绝无俦。伫立为谁久,寂寞空自愁。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元末明初·蓝智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
春夜谣
明·谢晋
花梢日堕房栊黑,蜡炉初烧画屏侧。翠鬟重整待归筵,嘶马无声桂花陌。嫦娥唤月出海宫,薄云碎帖鱼鳞红。徘徊徐下阶瑶立,下尽荼蘼阴转东。莺魂蝶梦芳丛底,飘荡春风一千里。重城漏断来.....
十四夜蔡世卿吴曰南枉集得梅字
明·杨瑞云
湖色宵从别署开,翩翩公子为春来。冰花溪上流寒月,风笛城头散落梅。万里烟云怜主客,中天灯火出楼台。关门总为游人待,行乐何妨五夜杯。
步出夏门行·土不同
魏晋·曹操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流澌浮漂,舟船行难。锥不入地,蘴藾深奥。水竭不流,冰坚可蹈。士隐者贫,勇侠轻非。心常叹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