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簿
写景
写水
怀古
抒情
赞美
写山
秋节
情感
思乡
赞语

译文

堆叠的公文案卷阻挡了寻访幽静的路径,只能想象高洁之人在物外游历。
历来品评鉴定的诸多高赞之言多来自北方客人的评价,他们知晓物象在北方的风采远胜于中原。
云层经过乱石后留下滋润的痕迹,烟雾飘过悬崖则自由地留或去。
暂时低头俯视清澈的潭水,靠在苍茫的石壁上,我已经怀疑自己身处海中的巨鳌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协所作的《和史志道侍郎(其二)》。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被文书事务所困,无法尽情游历幽境的场景,表达了对超脱尘俗、游历名山大川的向往。他感慨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有北方之客,认为那里的自然景色或许更为壮丽,超过了中原地区。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乱石间云雾缭绕,烟雾缭绕于悬崖峭壁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动与神秘。他暂时停下脚步,倚靠在清澈的潭边和青苍的山壁旁,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感觉自己仿佛站在巨鳌的头顶,有种超脱尘世、登高望远的意境。整首诗以个人感受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壮美山水的赞美,体现了宋诗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曾协

222首
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敦)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