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道
卿
舍
人
奉
祠
太
一
斋
宫
(
其
三
)
地
占
丛
霄
胜
,
人
持
禁
橐
来
。
诗
长
清
夜
遍
,
祠
罢
素
秋
回
。
爽
籁
天
中
发
,
虚
弦
月
际
开
。
无
容
以
风
解
,
身
自
到
蓬
莱
。
写景
秋景
地点
山水
咏物
怀古
抒情
秋天的夜晚
秋天的凉意
对神明的赞颂
宫观之地
译文
地点位于高耸入云、胜景如画的地方,人们手持禁橐(可能是指某种法器或神器)而来。
诗篇在清静的夜晚中流传开来,祠堂祭祀完毕后,回到初秋的宁静中。
在天空之中,听到舒爽的音乐响起,月亮周围的虚弦仿佛也被拨动,开始弹奏。
不需要借助于风的传递,自身就已抵达了蓬莱仙境。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祁的作品,名为《和道卿舍人奉祠太一斋宫(其三)》。诗中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通往仙境的意境。“地占丛霄胜,人持禁橐来。”这两句写的是仙界或神圣之地的壮观景象,其中“丛霄”指的是仙界之中美好的地方,“禁橐”则是一种用于祭祀的器物。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一个庄严而又神秘的场合。“诗长清夜遍,祠罢素秋回。”这里,“诗长”可能指的是祭祀时所念诵的经文或咒语,而“清夜遍”则是说在清澈的夜晚中,这些声音回荡不息。祭祀结束后,时间转入到了秋季,给人以一种淡远和宁静之感。“爽籁天中发,虚弦月际开。”“爽籁”形容音乐的清脆悦耳,“天中发”则是说这音乐仿佛来自天空。紧接着,“虚弦月际开”一句,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似乎是在月亮边缘处奏响的仙乐。“无容以风解,身自到蓬莱。”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通往仙界的渴望,“无容以风解”可能是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种境界,只能通过心灵的感应去理解。而“身自到蓬莱”,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亲身前往传说中的仙山蓬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祭祀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主题。
宋祁
1582首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