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教育
道德哲理
儿童启蒙
家庭伦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简的《蒙训》,是一首教育儿童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全诗通过对父母、兄长以及个人行为的描述,阐述了儒家文化中重视的孝顺和礼仪。诗中的“身是父母个”一句,表达了子女身体受之于父母的观念,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如何却言我,言我大不可"则是在告诫孩子要有自知之明,不应过分夸耀自己。"男儿立父旁,女儿立母旁"等句,则是具体描绘了一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礼节。男孩女孩分别站在父亲和母亲身边,展现了古代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分工,以及对长辈的尊敬之情。"捧盥兼洒扫,将茶及奉汤"等动作,更是体现了一种勤劳和服务他人的美德。这些行为都是在教导孩子要学会照顾家人,展现出一种对家庭责任的承担。最后,“尊长若嗔我,嗔我是爱我。欲我为君子,所以约束我”表达了古代父母教育子女时严厨有方的原因,是为了孩子能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也反映出儒家文化中“爱之深则责之切”的观念。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了古代社会对于个人行为和家庭关系的期望,以及儒家思想对于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