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上
夜
宴
留
春
不
住
登
城
望
,
惜
夜
相
将
秉
烛
游
。
风
月
万
家
河
两
岸
,
笙
歌
一
曲
郡
西
楼
。
诗
听
越
客
吟
何
苦
,
酒
被
吴
娃
劝
不
休
。
从
道
人
生
都
是
梦
,
梦
中
欢
笑
亦
胜
愁
。
写景抒情
城市夜宴
抒情
写四季城景
咏情
夜宴感受
译文
无法挽留春天,只能登上城楼远望,夜晚相伴持烛游玩。
河边两岸灯火万家,郡西楼上奏响欢乐的乐章。
听着越地旅客吟诵的凄苦诗篇,吴地的美女劝我饮酒不止。
就算有人说人生如梦,但梦中的欢笑总比忧愁要好。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场春夜城楼上的宴会,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生活如梦的感慨。首句“留春不住登城望”表明春天即将过去,而诗人却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只能登上城楼眺望。紧接着,“惜夜相将秉烛游”则展示了诗人对夜晚美好的珍惜,手持蜡烛漫步,尽情享受这短暂的欢乐。“风月万家河两岸”一句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自然景观,春风中万户家门前皆有明月伴随,而河流则如同分界线,将这夜色与日常生活隔绝开来。接下来的“笙歌一曲郡西楼”则点明了宴会的具体地点是在城西的高楼之上,乐声在空中回荡。诗人随后提到“诗听越客吟何苦”,可能是指自己或他人在宴会中吟诵悲凉的诗句,表达着对世事无常的感慨。紧接着,“酒被吴娃劝不休”则转折为宴会上的欢乐情景,吴娃(古代美女或侍女之称)不断地劝酒,让宴会气氛愈发热烈。最后两句“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则是诗人的感悟和哲理。诗人通过宴会这一场景,表达了对人生如梦的深刻理解,并且即使在梦中,也要尽情享受那些欢乐的时光,因为它们比起悲伤来更为珍贵。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又不忘在梦中追求快乐。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