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答
周
协
律
故
人
叙
旧
寄
新
篇
,
惆
怅
江
南
到
眼
前
。
闇
想
楼
台
万
馀
里
,
不
闻
歌
吹
一
周
年
。
桥
头
谁
更
看
新
月
,
池
畔
犹
应
泊
旧
船
。
最
忆
后
庭
杯
酒
散
,
红
屏
风
掩
绿
窗
眠
。
写景抒情
怀旧思人
友人情感
季节
城市景象
江南回忆
译文
老友重逢赠我新作,读来仿佛江南景象浮现眼前。
暗自想象那远方的楼台万里,已有一年听不到那里的歌声乐声。
桥头是否还有人欣赏新月,池边或许依旧停泊着往日的船只。
最难忘的是在后庭宴席散去,红屏风后绿窗下朋友酣眠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名为《寄答周协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旧日美好时光的怀恋。“故人叙旧寄新篇,惆怅江南到眼前。” 这两句开头就设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人向老友诉说着往昔,并通过写作来表达心中的忧伤和对远方江南美景的无限思念。“闇想楼台万馀里, 不闻歌吹一周年。” 这两句中,“闇想”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回忆之情,而“不闻歌吹一周年”则揭示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没有听到一年一度的歌声和笛音,这种静谧与孤寂加重了诗人的愁绪。“桥头谁更看新月,池畔犹应泊旧船。”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桥头的人们或许在欣赏着新月,而池畔却停靠着一艘旧船。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象征了诗人内心对于过去记忆的珍视和留恋。“最忆后庭杯酒散,红屏风掩绿窗眠。” 这两句则是对往昔生活片段的回忆。后园中的饮酒时光、红色的屏风随风摇曳以及绿窗下的安眠,都成为了诗人心中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整首诗通过对故地和旧友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白居易以其特有的平实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这种复杂的情绪传达得淋漓尽致。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