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秋天
写景
田园
情感
友情
地方特色

译文

七月过半,早晨的凉意已深,天气清爽。
清晨起来梳洗完毕,慢慢走出简陋的房屋。
手持冷凉的竹杖,衣襟在风中轻轻飘动。
悠闲地带着弟弟和侄子,一同去秋日的原野漫步。
新枣还未完全变红,晚熟的瓜果仍有香气。
田间的老人热情地迎接我们,因这偶遇而欣喜。
自从我来到这个村庄,来来回回间白发已生。
村里的人都认识很久,无论老少都充满深情。
天色渐晚仍依依不舍归去,满树的蝉鸣伴随我们。
此时雨水充足,稻谷和黍稷沿路绿意盎然。
见到这样的景象已心满意足,不必等到丰收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七月早晨,诗人起床后踏着露水走出家门,前往秋天的原野。沿途,他体会到了自然界的清新气息:露水打湿了杖竹,风轻拂过香蕉树叶。诗人的情感随着景物的描绘逐渐展开,他与亲朋好友一同踏上秋日的田园之旅。在这首诗中,白居易运用了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新摘下的枣子尚未完全变红,晚熟的瓜果散发出馀馨的香气,这些细节都传达出了秋天丰收的景象。诗人在田间遇见老农,设下酒宴相互欢迎,这份乡土之情和对自然的喜悦跃然纸上。白居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于简单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在他看来,即使不必等待到秋天收成的西瓜,眼前这些景象就足以让人心满意足。诗中最后几句写到了归途的画面,风吹过树木发出蝉鸣声,而新降的雨水让路旁的小麦和黍米长势茁壮,这些都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总体而言,此诗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景无限的情感。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