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雪
冬雪
写夜
抒人
情景交融

译文

惊讶于被子枕头已经如此寒冷,又发现窗户透出明亮的光芒。
深夜里更能感觉到雪下得沉甸甸的,时常听见竹子被压断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冬夜雪景。"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醒来,看到了窗外清晰可见的情况,透露出室内温暖与室外清冷的对比。接着的"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则进一步描绘了深夜大雪的氛围,以及在静谧中偶尔传来的树枝被雪压断的声音,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声音的细腻感受和深刻体验。全诗通过对夜晚雪景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情绪。白居易在这里展现了他擅长的民间生活题材,同时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这首诗简洁明快,语言平实,但却能够勾勒出一个完整而生动的冬夜雪景,让人读之有如临其境。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元宵宴康砺峰太史宅次韵
明·骆文盛
东风池馆雪消迟,雪色灯光映酒时。夜半醉归河上路,马头明月正相宜。
题廉访李海帆先生《登万年寺望峨眉积雪图》(其一)
清·刘绎
空中雪色梦中诗,绝顶终须有到时。莫把锦囊例游客,曾从冷碛拥旌旗。
雨雪曲
明·朱应登
行道广且深,霏雪何飘飏。晨风无终极,烈烈吹我裳。长冰断四泽,灏景瀰八荒。遥曭达周原,廓哉无何乡。迫观古岩侧,碛路如羊肠。猎人携犬至,穷兽走彷徨。仆饥委道陬,马疲不能行。戍.....
汴下晚归
宋·贺铸
隋渠经雪已流冰,乘兴东游恐未能。试问何人知夜永,一樽相伴小窗灯。
同年再会西园用林司空韵二首(其二)
明·尹台
结驷西园践夙期,郊原春冻见花迟。生憎风霰飘残夜,不放笙歌沸曲池。漏定月华微映座,烛残林影暗摇卮。握君秀句吟难就,安得羊何共和之。
白雪歌
元末明初·蓝仁
南州大雪从来少,数日山庄三尺厚。一点游尘着处无,四檐明月连宵有。琼树应迷谷口樵,玉蓑不脱溪边叟。清池片石叠寒毡,远岫疏松排秃帚。鸢肩独耸费吟哦,鹤发相辉惜衰朽。梅清竹瘦转.....
剡溪
明·陈献章
剡曲溪中双桨鸣,老翁访戴是虚名。雪消月出归来夜,只有诗情与世情。
雪斋
宋·苏轼
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我梦扁舟入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