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西
边塞
写景
抒情
战争
赞美
怀古

译文

巨大的城镇如同屏障保护着国家,全才之人成为国家的栋梁。
军事才能如汉代将领,文化才学像鲁地的学子。
士兵如西关的豹虎般勇猛,渭北的城池坚固如金汤。
深得宠爱初持棨戟,威严正在发扬兵威。
阵型如山河般布置,军队熟悉在水草间行进。
夏日的苗民侵犯虎落之地,夜晚逃跑丢弃了蕃营。
云一般的队伍聚集着戈戟,旗帜随风翻卷行进。
烽火台空无烟,战鼓和鼙鼓的声势胜过一切。
胡人的马匹停止了向南的放牧,周朝的军队结束了北伐的征战。
回首问天下,哪里还有纷争的战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领在战场上的英勇气概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开篇“巨镇为邦屏,全材作国桢”展示了国家边防的坚固和重要,将领如同国之栋梁,承担起国家的重任。“韬钤汉上将,文墨鲁诸生”则描绘将领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文化素养丰富,是文武双全的人物。“豹虎关西卒,金汤渭北城”描述了战事的紧张和血腥,将士们在关西奋勇作战,而战鼓之声在渭北城中回响。“宠深初受棨,威重正扬兵”则表现了将领受到皇上的恩宠,初次接受军权时便显示出不凡的威严和指挥能力。“阵占山河布,军谙水草行”描绘了战场上的布局和军队的机动,显示了将领高超的用兵之术。“夏苗侵虎落,宵遁失蕃营”则是对战争中胜败更替的描述,夏日的谷物被敌人践踏,夜晚的营寨又遭到敌人的突袭。“云队攒戈戟,风行卷旆旌”通过云中的旗帜和风中的军号展示了战争的激烈和动荡。“堠空烽火灭,气胜鼓鼙鸣”则是对战争结束后的描绘,烽火熄灭,战鼓敲响,表现出战争胜利后的庆典。“胡马辞南牧,周师罢北征”表明了敌军的撤退和我军停止北上的征伐。“回头问天下,何处有欃枪”则是将领在战争结束后,对远方是否还有战事的疑问与探寻。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展示了古代武将的英勇和智慧,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