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写水
写风
写柳树
夏天
田园

译文

整日闲适地躺在湖边的亭子里,心中无事,所有的事情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从醉意中苏醒,站起身来,静坐等待晚间的凉爽。
松树下的雨滴轻轻飘落在藤编的帽子上,江边的风透过薄葛衣吹拂着身体。
在柳树堤上漫步,我从未感到厌倦,沙地柔软,柳絮随风飘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边的亭子里度过一个悠闲的下午场景。开篇“尽日湖亭卧,心闲事亦稀”两句表达了诗人一整天都躺在湖边的亭子里休息,心境非常宁静,没有什么烦恼的事情。这反映出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接着“起因残醉醒,坐待晚凉归”两句说明了诗人是因为从酒醉中醒来,之后就坐在那里等待着傍晚凉爽的天气再回家。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悠闲生活,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受。“松雨飘藤帽,江风透葛衣”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湖边的景色。松树上的雨珠轻拂过藤制的草帽,江风穿过粗糙的葛布衣服,这些细节极富画面感,使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清新的空气和自然之美。最后,“柳堤行不厌,沙软絮霏霏”两句写出了诗人漫步在柳树成荫的小路上,不知疲倦,而且脚下是细软的沙子,就像厚实的绒毯一样舒适。这样的描写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平和的语言、淡雅的意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