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刘
汝
州
酬
侍
中
见
寄
长
句
因
书
集
贤
坊
胜
事
戏
而
问
之
洛
川
汝
海
封
畿
接
,
履
道
集
贤
来
往
频
。
一
复
时
程
虽
不
远
,
百
馀
步
地
更
相
亲
。
朱
门
陪
宴
多
投
辖
,
青
眼
留
欢
任
吐
茵
。
闻
道
郡
斋
还
有
酒
,
花
前
月
下
对
何
人
。
写景
抒情
友情
城市
花前月下
朱门青眼
集贤胜事
洛阳汝海
译文
洛阳的洛川与汝海区域相邻,履道坊和集贤殿来往频繁。
一次往返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百余步的距离使彼此更加亲近。
在红门宴会上常常留下客人,青眼相待,任由他们在草席上尽情欢乐。
听说郡斋里还有美酒,花前月下的时光会与谁共度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欢聚畅饮、情谊交融的氛围。"洛川汝海封畿接,履道集贤来往频"两句,写出了地理位置的接近和人物交游的频繁,营造出一种亲密无间的情感联系。"一复时程虽不远,百馀步地更相亲"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关系的紧密,即便是短暂的分离,也无法拉开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朱门陪宴多投辖,青眼留欢任吐茵"中的“朱门”指的是富贵人家的大门,而“陪宴”则是在豪宅中作陪客畅饮的场景。这里通过对宴会和赋诗活动的描述,展示了古代士大夫之间的情谊与文化生活。最后两句"闻道郡斋还有酒,花前月下对何人"则是一种留恋和期待,不仅是对即将到来的欢聚场合的期待,更蕴含着对友情深厚情感的珍视。这也反映出诗人白居易对于友谊之美好的追求与享受。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集贤坊一系列欢快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社交生活和他们的情谊交流,同时也彰显了诗人本身热爱生活、珍视友情的人格魅力。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礼部旧无朝房予疏请命工曹特建盖异数也落成春祀斋宿奉简张蔡二寅丈(其三)
明·严嵩
晓星残月在檐西,起望天街簇仗齐。瑶雪静含鳷鹊影,綵云深护凤凰栖。南宫礼乐逢昌运,上苑烟花续旧题。谁信烧灯催草奏,每看堂印夜中携。
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
宋·陆游
唐安薏米白如玉,汉嘉栮脯美胜肉。大巢初生蚕正浴,小巢渐老麦米熟。龙鹤作羹香出釜,木鱼瀹菹子盈腹。未论索饼与饡饭,最爱红糟并缹粥。东来坐阅七寒暑,未尝举箸忘吾蜀。何时一饱与.....
八月二十日偕黄二暨舍弟饮天桥酒楼
清·洪亮吉
长安百万人,中有贱男子。日挟卖赋钱,来游酒家市。昨日送君回,今日约君来。送君约君于此桥,长安酒人何寂寥。酒人无多聚还喜,破帽尘颜挈吾弟。摄衣上坐只三人,爽语寥寥落檐际。君.....
奉同温宫谕移疾寺居之作
明·严嵩
九衢车马暗尘氛,仙客西堂卧白云。静爱市朝堪吏隐,胜将泉石与僧分。澄心夜对莲花水,秘曲朝披贝叶文。独有可人期不至,素琴萝径立斜曛。
与马子师山夜酌月岩楼联句奉相教和亦见野人近况也(其二)
明·朱浙
城山云接塔山云,云外相逢每是君。尧舜巢由吾道尔,江湖廊庙古时分。山深丹树伤秋早,岁晚黄花结赠殷。爱汝风流能谢朓,高楼幽思入清芬。
次韵蒋夔寒夜见过
宋·苏辙
都城广大漫如天,旅人骚屑谁与欢。北风号怒屋无瓦,夜气凝冽冰生槃。雪声旋下白玉片,灯花暗结丹砂丸。叩门剥啄惊客至,吹火仓卒怜君寒。明时未省有遗弃,高论自笑终汗漫。识君太学嗟.....
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唐·孟浩然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