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
暮
寄
微
之
三
首
(
其
一
)
微
之
别
久
能
无
叹
,
知
退
书
稀
岂
免
愁
。
甲
子
百
年
过
半
后
,
光
阴
一
岁
欲
终
头
。
池
冰
晓
合
胶
船
底
,
楼
雪
晴
销
露
瓦
沟
。
自
觉
欢
情
随
日
减
,
苏
州
心
不
及
杭
州
。
怀旧情感
离别情感
写景
季节
冬季
友情
时光
译文
与微之分别已久怎能不感叹,知退的信件稀少也难免让人忧愁。
人生百年已过半,一年时光即将走到尽头。
清晨池冰凝结船只难行,晴日雪花消融露出瓦沟。
自觉心中的欢乐逐日减少,对苏州的喜爱比不上杭州。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岁暮寄微之三首(其一)》,属于唐代文学作品。诗中通过对时光流逝和个人感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匆匆、友情淡薄以及个人情感变化的深刻体验。"微之别久能无叹,知退书稀岂免愁。" 这两句通过对往日离别和书信减少的情形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友情疏远的感慨。"甲子百年过半后,光阴一岁欲终头。" 这里诗人以甲子纪年的方式暗示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而一年之计又将结束,这两句强调了时光飞逝的主题。"池冰晓合胶船底,楼雪晴销露瓦沟。"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池中结冰和屋顶积雪的消融,表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景物变化,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时光易逝的无奈。"自觉欢情随日减,苏州心不及杭州。" 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欢乐时光逐渐消失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不同地方的感情差异,反映出个人情感与空间记忆之间的微妙联系。整首诗以淡远的笔触勾勒出了岁末之际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逝去时光的珍惜,也有对未来变化的无奈预期。白居易通过这种深沉而又平和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其在诗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白居易
2943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任职期间,表现出了卓越才干和良好的治国思想,为唐朝政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白居易在文学上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中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了诗歌的“美刺”作用。
猜您喜欢
独游南静川
宋·王禹偁
高车岭上无人见,南静川中信马行。多谢仙娥相管顾,远擎松雪助诗情。
西安雨中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书院诸生
明·王守仁
几度西安道,江声暮雨时。机关鸥鸟破,踪迹水云疑。仗钺非吾事,传经愧尔师。天真石泉秀,新有鹿门期。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吴醉亭谓余懒慢如嵇康以诗规劝叠韵为报
清·陈以豫
一枝暂借此栖身,为爱园亭少俗尘。对客嵇康生性懒,去官陶令不嫌贫。君能知我应规我,才本低人敢傲人。且脱貂裘来换酒,主宾同醉玉壶春。
得黄太史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十字扇面,以归友人
元·范梈
豫章先生行孝友,作书往往心应手。想当挥汗临风时,不在荔枝与春酒。竹枝歌中喜鹊鸣,食莲感秋思弟兄。素纨便面大如斗,送与君家作千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